“农”墨重彩绘出农业发展新画卷 壤塘建县60周年巡礼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篇

阿坝日报 2018-10-10 09:07 大字

编者按:

60年光阴荏苒,60年沧桑巨变。回首6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壤塘各族儿女砥砺奋进,在挑战中革弊鼎新,在奋进中坚持科学发展,昔日贫穷落后的林海秀城走上了富裕文明、繁荣和谐的康庄大道。

60年来,历经12个“五年计划”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在国家、省、州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党的民族区域政策和连续多年“中央1号”农业农村工作专项文件指引下,壤塘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跨越发展。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今日的农村,生机勃勃。壤塘农业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正向现代农业阔步迈进。

从 食不果腹到营养均衡

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

壤塘幅员面积6863平方公里,可利用耕地面积3.8万亩、草原面积628.03万亩,全县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也是全州脱贫奔康任务最艰巨的县之一。

解放前,壤塘县农业属个体私有制经济,土司、土官、寺院占据大部分生产资料,耕作粗放,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有“一年庄稼一天耕”的说法。全县农产品一年一熟,亩产百余斤,少则五六十斤。

现年67岁的拉斯灯老人一辈子生活在南木达镇阿甲村,她亲眼见证了壤塘农业发展的点滴。她告诉笔者,过去村民种地都是“望天田”,“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据《壤塘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记载:1949年,壤塘县全县有3733户,1.4934万人。粮食播种面积3.936万亩,亩产119斤,总产234万公斤。农作物品种以青稞为主,还有少量豌豆、胡豆、小麦、洋芋、玉米等。蔬菜只有元根,无经济作物。

1958年,壤塘建县。第二年8月至12月底,壤塘进行了民主改革,私有制经济解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壤塘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主要农产品供求已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普通百姓家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实,越来越丰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鲜蔬菜、应时佳果、鲜肉鲜奶等农畜产品已成为壤塘百姓生活中的平常之物。

“过去种点土豆、豌豆,供自家人吃,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新鲜蔬菜、水果几乎没有。”随着农业的发展, 茸木达乡啄坤村村民索斯甲再也不用担心食物缺乏的问题,在食物选择上也越来越“挑”,越来越讲究了。

“现在,我们做饭也讲究荤素搭配,以绿色蔬菜为主。”索斯甲告诉笔者,现在人们越来越崇尚少吃高热量食物、少吃肉、多吃蔬菜的生活理念。

近年来,通过引进和自繁农作物良种,藏青2000、阿青6号、陇薯6号、川油36、绵油33等优良农产品品种在壤塘落地生根,全县良种推广率70%以上。青稞亩产由不足200斤提高到350斤以上;马铃薯亩产由不足2000斤提高到3000斤以上;双低油菜由几十亩发展到年种植面积近3000亩,产量由亩产不到100斤提高到亩产200斤以上。

60年来,一场波澜壮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壤塘大地启幕登台,并结出累累硕果。农牧民群众“菜篮子”的变迁折射出农业发展进程,4万余群众切身感受到壤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和实惠。

从 特色种植到产业壮大

农业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阔

基于全县土地零星分散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壤塘县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持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粮、菜、菌、药、畜”齐头并进发展思路,在“名、特、优、新、稀”上做文章,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在南木达片区,加快草产业、奶产业和牦牛产业发展,巩固壮大蔬菜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生猪、藏香猪、中蜂养殖业,积极探索牧旅结合模式;在上寨片区,依托蔬菜食用菌基地和特色民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探索基地综合体建设和农旅结合模式;在上杜柯片区,稳定发展传统农牧产业,大力开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种养殖业和牧草产业发展……

如今,行走在壤塘的各个城镇、乡村,处处呈现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迸发出的蓬勃生机。

走进壤塘县克久食用菌产业园,一排排大棚整齐有序,大棚里一派繁忙,采摘、分类、装袋……一筐筐新鲜的香菇被运送到各地农贸市场。

据悉,克久高原食用菌基地共占地40余亩,建有标准大棚87个,主要种植香菇、羊肚菌、木耳、球盖菇等食用菌,年种植袋料香菇50万袋。

“我们利用高原独特的气候和资源,生产的食用菌绿色生态,产品完全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园区负责人告诉笔者,香菇、羊肚菌、野生菌等土特产统一使用“壤巴拉”品牌,进行统一包装,并统一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在供销社打造的平台上抱团闯市场。

位于壤塘县城的“壤巴拉绿色菜籽油”加工厂,从前期收购到生产加工、销售,已形成“收购—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模式。目前,已推出1、1.8、2、4.8、5升散(桶)装“壤巴拉绿色菜籽油”,并在壤塘县川粮便民连锁店柜台销售。

“我们大力推广高原双低油菜种植,旨在通过菜籽油加工和壤巴拉菜籽油品牌打造,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群众增收。”壤塘县农畜水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正全力推进“壤巴拉”高原绿色菜籽油“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工作。

“政府拨付10万元用于牧场建设,我们发展家庭牧场更有信心了。”尕多乡热不卡村村民桑特高兴地说道。

尕多乡是壤塘县现代家庭牧场示范建设点之一,有6户示范家庭牧场,桑特是其中的一户。据悉,每户示范家庭牧场由中央拨付5万元、壤塘县政府拨付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修建200平方的暖棚、800平方的敞圈、100亩的围栏草场。

去年,壤塘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8139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40亩,产量3097吨;蔬菜种植面积3053亩,产量4962吨。全县牲畜存栏222048头,出栏54680头,肉类总产量5952吨,奶总产量10066吨。

时间丈量发展的进度,也标示攀升的高度。调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宜农宜牧制定种养殖规划,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回眸农业发展60年,壤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脚步铿锵有力,农业结构调整勾画出了一条漂亮的攀升曲线。

从 增收困难到鼓起腰包

农牧民致富步伐越来越稳健

近日,位于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的草莓基地里热闹非凡。

“所有草莓苗都经过细心培育,种植过程中无农药、无化肥。高原上种出来的草莓口感细滑、味道香甜。”基地负责人罗杰告诉笔者,目前,草莓长势良好,前期主要供应县内及县域周边地区,后期将推进标准化种植,待规模形成后主打生态绿色有机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等拓宽销路。

今年,壤塘县在中壤塘镇投入420万元,建设200亩种植基地,推广运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微滴灌、覆膜技术、肥水一体化等新技术,成功种植西兰花、甘蓝、菠菜、娃娃菜等11个农产品品种。

在引进新技术同时,壤塘县实行新模式管理,中壤塘种植基地采取“科研+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即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帮扶,企业提供经营理念、市场入股,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入股,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方式进行分配,实现互动管理、收益管理。目前,上市蔬菜户均收益1万余元。

今年4月13日,绵壤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在壤塘县尕多乡切洛玛村落成,入驻企业提前兑现2018年土地流转租金16万余元。

“我家里流转了24.2亩地,每亩450元的租金,共拿到10000多元的流转费。” 切洛玛村村民旺德东告诉笔者。

2017年8月至今,壤塘县先后引进了绵阳市安州区长青树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四川骏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家农业企业入驻基地,在切洛玛村和曼达村流转土地700余亩,预计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集果蔬种植采摘、休闲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综合体,常年用工100人左右,当地群众人均增收1000余元。

据了解,壤巴拉生态农业产业园以尕多乡为中心,辐射宗科、南木达、岗木达、中壤塘等乡镇,现已建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6个,基地面积近2500亩,带动全县实施牧区“菜园子”近3000户,蔬菜种植大户近10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占可利用耕地面积的11%,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亩均收入1500元左右。

壤塘县石里乡中大石沟村是典型的高半山贫困村。在征求牧民意见后,村“两委”确定以“承包责任制”方式成立集体牧场,投入产业资金74.4万元,购4—7周岁牦母牛123头和4周岁以上牦公牛50头组建牦牛养殖集体联户牧场,由2家养殖大户饲养管理,由本村农牧民提供草场。

在2017年底,中大石沟村进行了分红,总红利收益7.44万元,其中:每户贫困户人均分得550元,非贫困户户均分得300元,村集体经济存留17100元。通过联户牧场的建设,该村拥有了自己的村集体经济,为农牧民长期、稳定、持续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康志 颜天杰·

新闻推荐

两省生态保护暨跨区警务 合作联席会在壤塘召开

本报讯(张康志桑木周)建立跨区域林区治安防范合作机制,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护。日前,四川、青海两省三...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