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下足“绣花功夫” 阿坝整合非遗资源助力精准脱贫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6-19 07:30 大字

吹起悠扬的羌笛,跳着吉祥的舞,带上藏族祥巴、精致石刻、精美的唐卡和羌绣以及神秘的藏羌医药……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阿坝州34个特色非遗项目,1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统艺人集中亮相。连续9天的展示,阿坝州借助非遗节平台,将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在***中所下的“绣花功夫”传递出来,令世人瞩目。

人杰地灵的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名列前茅,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县级802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16个……非遗文化在此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

阿坝州同时也是全省藏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借助丰富的非遗资源,下足“绣花功夫”,发挥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当地精准脱贫,阿坝州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

盘活民俗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

每年二月初二,理县蒲溪乡夬儒节的祭祀活动总会吸引数千游客,游客的到来拉动了蒲溪、休溪等村寨的乡村旅游。蒲溪乡也凭借独有的古羌文化和古羌文化体验区,开发了蒲溪海子、休溪羌寨、休溪坪石板烧烤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吸引了各方游客进驻蒲溪体验乡村生态旅游。

像夬儒节这样的特色民俗旅游,在阿坝州还有很多。

黑水县将非遗文化注入乡村旅游发展中,打造羊茸·哈德美丽新村,组建非遗展演队,编排非遗晚会,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6年,羊茸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户均增收2万余元。

阿坝州还提出了打造提升“一县一节”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今年端午节,他们以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若尔盖度炯节、小金四姑娘山朝山会等节庆活动为载体,整体包装推出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形成了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今年端午期间,小金四姑娘山朝山会就接待游客4.2万人次,创下了游客接待量新高。

壤塘县每年8月8日举办壤巴拉节,盛大的节庆活动既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也促进了非遗传习所产品的销售,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探出了新路子。

壤塘县茸木达乡棒托寺班玛罗尔吾和他的弟子雕刻的藏族石刻,每年在壤巴拉节期间都要卖出去很多。班玛罗尔吾说,去年就是依靠卖这些石刻作品,他们传习所里面的7户***对象都集体摘帽脱贫了。

阿坝州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中的传统祭祀、民族风情再现、原生态歌舞展演、民族服饰展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让游客体会到别样的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提升表演艺术水平

壮大演艺产业

在阿坝文化扶贫中,舞台艺术也在悄然贡献着一份力量。

记者从阿坝州文广新局了解到,目前,阿坝州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业余藏戏演出团体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营业性演出团体18家。这些演艺团体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非遗资源进行传承性开发,提升了若尔盖金冠舞,金川马奈锅庄,九寨沟南坪曲子、 舞、熊猫舞、火圈舞,川西北藏族山歌,茂县羌族释比舞,理县羊皮鼓舞等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水平。

与之相呼应,全州各地文化演艺事业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松潘县鼓励群众在景区开展藏羌锅庄、舞龙舞狮、回族花灯舞、羌族多声部、松潘小调、土琵琶弹唱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节目表演。该县小姓乡九成以上青年在各演艺团体就业,就业收入达到全乡总收入的70%以上。去年该县歌舞演艺接待海内外游客185万人次,实现产值3.51亿元。

九寨沟演艺产业群的成功运作,也是阿坝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一个成功案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九寨沟县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打造了以藏羌风情晚会为主要内容的演出模式,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早在2006年,九寨沟演艺产业群就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大型歌舞剧《藏谜》被列入国家重点出口项目。截至目前,九寨沟县营业性演出团体已发展至10家,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余人,是目前藏区规模最大的演艺集群。主要推出“白马人家”“南坪曲子”“ 舞”等非遗品牌节目,引起了游客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2016年,九寨沟县演艺团体接待游客185.2万人次,实现产值3.51亿元,上交税款21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众多群众脱贫致富。《九寨千古情》《天地松州》《藏谜》等也成为阿坝州的代表性演艺品牌。

建设非遗传习基地

对接***

阿坝州贫困地区留守人员比例较大,教会他们一门营生的手艺显得尤其重要,而发展非遗产业,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有效途径,也是***的有效体现。

对接***工作,传习基地的建设功不可没。

壤塘县近年来建起了梵音、唐卡、藏戏、石刻等13个壤塘传统文化传习所,这些传习所全部实行免费教学,到目前已招收学员619人,大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牧民。通过技能学习,可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以宗科乡为例,通过培训,从事“壤巴拉”石刻艺术品制作的达到70余户,年均收入最高达10万元,最低也有2万余元。

壤塘县藏族石刻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班玛罗尔吾告诉记者,贫困户仅仅依靠国家政策补助要脱贫是不现实的,脱贫必须掌握一门技术。他教授的学员三年出师后作品就可以在传艺所上架出售,每年两个月的农闲时间能挣二三千元,悟性高的学员能挣五六千元。当然,发展好的人以后也可以在传习所当老师。

相比石刻工艺,唐卡制作更加高端深奥,唐卡分绘画唐卡和堆绣等多种技艺,一般需多个人耗时一年时间才能制作一件,当然售价也更高,要卖几千上万元甚至更高。

19岁的藏族女孩儿卓嘎学习堆绣唐卡近4年,在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阿坝展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个腼腆的姑娘。听说记者对堆绣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卓嘎便打开小电炉,放上烙铁,娴熟地剪下绸布,为我们展示起做堆绣唐卡的技艺来。

壤塘县文体局局长王鸣涛告诉记者,为了让壤塘的非遗传承更有效地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壤塘县正在建设文化创业园,园区明年建成后,会引导更多人到这里开店创业,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将其转化成产业,帮助其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除了壤塘县,阿坝州的九寨沟、茂县、黑水等县也在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传承辅导,阿坝、红原等县都成立了唐卡、石刻等培训基地,积极拓宽传承渠道,培养实用人才。

继承传统手工技艺

研发创意产品

非遗,除了传承保护,将它融入生产生活,转化成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是顺应发展所需。

阿坝州的各个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羌绣合作社就是文创产业的代表。

据阿坝州文广新局副局长何志芬介绍,目前,阿坝州有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26个,合作社、小作坊118个,实现年营业额收入达5599.3万元,带动4148人实现就业,其中包括1377名贫困群众。

依靠团体的力量发展非遗产业,“收获”更明显。几年前才成立的茂县挑花刺绣协会,通过组织当地妇女生产羌绣、传统服饰等羌民族手工艺品,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部分产品出口欧美地区。

理县一个叫张一的姑娘依靠和合伙人组建的羌绣合作社,带动了当地60余名妇女就业。用张一的话说,她们这里就是“孃孃之家”,这些孃孃都是30-60岁的妇女。按照“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形式,合作社免费教会农户羌绣,然后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绣片,并将绣片发给孃孃们制作。孃孃们按照区域自发成立小组,由组长发放收集绣片,当场兑现劳动报酬。她们的产品包括家居、服饰及文创用品,推向市场后深受顾客欢迎。绣孃中有一个身体残疾的杨孃孃,以前什么农活也干不了,每个月靠领低保生活,自从在合作社绣羌绣,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如今她每月可收入三四千元,人也比从前开朗了许多……仅去年,合作社就完成了产值50万,为孃孃们人均增收数千元。

同样是非遗传承与转化,与汶理茂主要发展羌绣不同,马尔康地区依靠藏香、藏茶和经瓦生产带动当地群众摆脱致富。

马尔康草登乡的“思玛德”藏香厂,传承人巴尔基依靠手工制作藏香、藏茶、经瓦带领身边的贫困户脱贫。他厂里招收有12名工人,除了他家里人,其余全都是当地贫困户。40岁的安丹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自己又患有痛风,以前全靠国家低保生活,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现在安丹在“思玛德”做藏香,每月能收入2000元,基本解决了自己和母亲的生活。

“思玛德”生产的俄色藏茶以其清新、甜润的口感在非遗展上受到参会嘉宾和市民热捧,很快就卖断了货。

在阿坝州,依靠非遗传承转化成文化产业扶贫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有了这种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才将阿坝州的非遗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与带动老百姓致富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注入了新动力,狠下了一番“绣花功夫”。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文/图

新闻推荐

壤塘打造林海秀城建设高原生态家园

四川经济日报讯(耿士姐记者庄媛文/图)为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环境氛围,建设高原生态家园,近日,壤塘县组织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1974人,在县城以北的尕古玛沟至九...

壤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壤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