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推进会开到了村里 壤塘县践行“一线工作法”见闻

阿坝日报 2017-06-08 09:08 大字

编者按: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和幸福工程,要取得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更需要干部在一线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听汇报。干部主动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一门心思扑在脱贫攻坚上,尤其是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坚持与贫困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才能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才能为实施精准脱贫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有效数据,才能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壤塘县干部工作在一线,脱贫工作中的经验交流也在一线,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值得各地借鉴。

■桑木周 实习记者 邹阳 记者 王和斌

“首先对房屋进行功能区隔断,将客厅、卧室分开,购置睡床,解决一家人长期睡地铺的‘难题\’,再依次进行天花板吊顶、坐床安置等,总共花了12100元。”日前,壤塘县脱贫攻坚五月工作推进会在石里乡中大石沟村召开,参会人员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该村“第一书记”罗俊,听他介绍贫困户阿茸家居生活坏境改善过程中的“亮点”工作。

把脱贫攻坚推进会从会议室搬到贫困村,是壤塘县创新工作方法的成功探索。

今年以来,壤塘县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全县各条战线上的脱贫攻坚“指战员”深入田间地头、草山牧场,走村入户、访苦问贫,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各项“疑难杂症”,并每月将各项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月推进会、报告会、观摩会等形式,第一时间在全县推广,供各地干部群众借鉴参考。

中大石沟村的联户牧场是壤塘县发展产业助力群众脱贫攻坚的成功例子。该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购买了137头优质牦牛发展联户牧场牦牛养殖,与2户养殖大户通过签订合同、指定担保人、实物抵押等形式来依法承包,并在每年9月底按照投入资金的10%返还利润。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按股分配利润,贫困户人均增收550元,非贫困户增收300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7100元。

“目前,我们村的联户牧场规模已经扩大了。你们看,这19头小牦牛是村里联户牧场的第一批‘新成员\’。承包户的养殖信心增加了,村民分红也有望了。”罗俊在现场推进会上对中大石沟村发展联户牧场的成功经验介绍让现场参会人员不时用阵阵掌声予以肯定和鼓励。

“不到现场来听、来看、来问,就不能系统完整地将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有力做法学好学透,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了。”中壤塘镇查托村“第一书记”杨鹏涛在推进会上认真听、专心看、详细记录。

“如果承包户经营不善出现亏损,不履行合约怎么办?”杨鹏涛带着问题来到现场推进会,想要学到真“功夫”带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承包户都是从养殖大户中择优选取,通过签订合同,将其房屋和牦牛等实物作为抵押,并确定两名有经济能力的担保人进行现场签约,这就从源头上降低了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概率。”中大石沟村联户牧场的保障机制为当地产业发展上了一把“安全锁”,被作为“样本”供参加推进会的人员参考学习。

上壤塘乡副乡长冯勉强在现场推进会上仔细听、认真记、深刻领会。他说:“明确承包户的责任,就有效避免了联户牧场因管理不善导致‘牛财两空\’的情况发生,这在牧区乡镇发展联户牧场很适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现场学习反响很好,但如何保证学习成果得以应用?记者获悉,参加现场推进会的人都要以学习和检查的“双重身份”进行观摩交流。查找一本账、“六个一”入户记录等软件材料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对标纠错、整改落实,确保脱贫资料“零差错”,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留“病根”。

“每个月都要评选出脱贫做法好的乡镇和部门,并在月末的脱贫攻坚月推进会上讲经验、谈做法,让大家到现场来观摩学习。”壤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钱莉说,每月召开现场推进会,把推进会搬到贫困村来开,是为了激励每一位参与脱贫工作的干部开动脑筋想好办法、出好点子、谋好策划,确保在争分夺秒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走弯路”。

新闻推荐

壤塘:多管齐下抓备牧

本报讯(耿士姐)新年新起点,作为壤塘县支柱产业的畜牧业,该县为实现农牧民增收,多管齐下,认真抓好备牧工作。为抓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根据全县存栏牲畜数量,在州动物疫控中心的协调下,备好牲畜防疫储备物资...

壤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壤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