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真情援建架起绵阿两地连心桥

绵阳日报 2016-10-21 00:00 大字

(上接第1版)壤塘县城关小学一年级二班为“绵阳班”,经过多年努力,“绵阳班”孩子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汉语交流,而当地家长也以自己的孩子能进入“绵阳班”为荣。

为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绵阳市发挥全省教育强市的优势,指导受援县更新办学理念,提高校长队伍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教学技能,推进教育资源整合,重点支持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协助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对口联系帮扶制度,加大援建双方学校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学生交流学习力度。

围绕智力支持抓帮扶,坚持“扶持”与“扶智”并举

9月初,在省委组织部集中培训后,绵阳市派出的56名援藏干部怀着对雪域高原的神往和热忱,分批到达红原、壤塘,连夜与当地县委进行了对接,次日便到各挂职单位报到开展工作。

席斌和李大勇分别是此次对口援建红原县、壤塘县的两名前线指挥长,他们告诉记者,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工作中,工作队努力抓好队伍建设、项目推进和沟通融入三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了援建工作。

这已是绵阳市派出的第三批援藏队伍,而这样“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态度,也是每一名绵阳援藏工作者一直践行的工作准则。如果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壤塘是一曲雄浑豪迈的交响乐,那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个音符。

在援建项目的“规定动作”之外,为当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造血细胞”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一理念,在援建过程中,绵阳市充分考虑受援县县情和绵阳实际,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指导受援县加快实施和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援的培训项目,提升干部群众的综合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致富创业能力。

实施行政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定期从绵阳市级部门、县(市、区)选派综合素质强的党政干部管理人才到受援县挂职;接收安排受援县党政干部来绵挂职,着重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手段,增强藏区干部在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教科文卫、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方面能力。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一对一”驻点对口帮扶,组织绵阳市县两级优质医院和学校,定点对口支援受援县医疗和教育事业,并组织专家人才赴受援县开展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医疗、教育、农牧、旅游等优秀专家到受援县开展短期集中培训,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受援县不同部门(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绵接受中、短期专项培训或专业技能资格培训。

实施优秀学生双向交流计划。抓好对口援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拔不同阶段学生到绵阳相应优质学校学习至相应阶段学业结束。有计划地选拔有意愿的学生到绵阳职业院校学习,每年定期组织医疗护理、教育管理、师资培训、旅游管理、水电安装、会计、摩托车维修等专业技能学生到受援县顶岗锻炼实习。

通过这一揽子人才计划的实施,绵阳市逐步建立起援建工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受援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以对口帮扶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地交流合作

早在2014年举行的大九寨新环线旅游区域合作工作交流会上,绵阳和阿坝就缔结友好,共同签署了《大九寨新环线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战略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合作市州将联合策划、包装大九寨新环线重点旅游项目,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这也进一步加快了两地合作的步伐。

为建立长效的援建帮扶机制,绵阳市积极探索由对口援建向对口合作转变的新路径,以此增强援建的持续效应。

规划建设产业园区,积极探索“飞地”建设模式,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

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和引导绵阳企业到受援县合作发展。

发挥绵阳产业、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优势,协助发展受援县优势企业,延伸双方产业链、产品链、企业链和供需链,支持援建双方企业发展壮大,协助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拓展销售市场,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绵阳市还先后组织长虹、九洲等20余家绵阳大中型企业赴受援县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组织受援县当地企业和名特产品参加绵阳科博会等展会,进一步深化两地在交通、中医药、旅游等领域合作。

今年是绵阳第二批对口帮扶藏区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三批对口帮扶的起步之年。目前,《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壤塘五年(2017—2021)实施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蓝图已绘就,援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五年,绵阳人将继续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与藏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杨克宁在壤塘调研时强调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注重物质与观念扶贫结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月6日,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在壤塘县调研。记者唐俊锋摄本报讯(记者叶其军)带着对壤塘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情况的关心,月6日,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在壤塘县宗科乡、吾依乡、岗木达乡等地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