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雨五十载 砥砺著华章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成立50周年记

达州晚报 2016-08-19 12:45 大字

[摘要]——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成立50周年记

□刘伟先 郑林 本报记者 李道全

2016年8月20日,注定是国家电网人值得铭记的日子——五十年前的这一天,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植根巴山渠水,开启了为这块红色土地播洒电力光明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丽篇章。

五十年,是风雨与磨砺,是坚守与追求,是几代人的薪火传递、同心戮力。

五十年,涵养了拓荒的澎湃、而立的豪迈、不惑的清醒,渗透了偶然与必然,驾驭了规律与使命。

五十年,红色基因滴滴浸润,从大局,风雷不动;穿越时空编织电网,为客户,披星戴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呕心沥血、勇当先锋……

五十载峥嵘岁月,八百里风雨兼程。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几经嬗变,九易其名,但红色基因未改,为民宗旨未变。以“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为使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助推企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一项项殊荣是激情飞扬、春华秋实的写照,映射出达州供电公司努力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的丰硕成果。

序曲: 开启红色土地新华章

1966年8月20日,为保证“三线建设”用电需求,来自重庆电业局和东北火电一公司的17名壮士,从重庆秘赴达州成立“水利电力部川东电力指挥部”,在简陋的檬枝桠招待所开启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供电、用电序曲。1970年,木头变电站带电投运,达州地区有了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1973年,总装机容量2台/12000千瓦的万源发电厂投运;1975年,第一座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35千伏梁平向前变电站投运……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1977年,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华蓥山发电厂投产;1980年,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华蓥山发电厂至广安代市输电线路投运;1987年,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复兴变电站投运。与此同时,达州供电公司前身——原达县供电局被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由铁道部科研院与供电局职工联合研制的DDK-1型110千伏故障探测仪荣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于1983年用9个月时间完成承载军工企业物资运输重要任务的襄渝铁路电气化工程攻坚战。

1992年,更名后的达川电业局转向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的“三为服务”重点,并于1997年解决了直供区内无电乡村,彻底结束了农民用煤油灯照明的无电历史。2008年,达州电网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投运,翌年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配套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使地处川东北的达州电网与四川主网实现无缝连接,实现了从“高压电网”到“超高压电网”的飞跃。

而今,达州供电公司已从初始最大装机容量3000千瓦的达县地区火电厂和最大装机容量2台/2500千瓦的舵石鼓水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发展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下属特大(Ⅰ)型供电企业,承担了7个县(市、区)的供电任务。截至目前,达州供电公司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85座,总容量612.20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190条,总长度3353.29千米。

服务:

助推达州经济抢占制高点

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与军工、铁路、工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公司更是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翻开记载公司发展历程的《电力志》,记者看到,1982年原达县供电局首次在渡市成立农村电管站开始,至2002年,共投资5亿元全面完成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使国家电网覆盖的达州农村地区实现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十一五”期间,达州供电公司累计投资3.09亿元,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拉动内需农网工程等一系列农网建设任务,完成了2个镇44个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升了农村电网的服务水平。

经过“十一五”发展,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面对“十二五”发展机遇,达州供电公司高质量服务达州“工业强市”战略,超前谋划,将“十二五”电网规划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量身定做《服务达州工业经济发展六条措施》,启动“真情达电进园区”工作方案,开通“西博会项目特别通道”,全力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同时,为解决客户用电问题,持续深化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定期联系和沟通机制,主动对接全市二十五项重大项目、150项重点工程,及时掌握在建和拟建项目的供电服务需求及进展情况。深化全市重点工业用户和“1+7”工业园区供电服务,制定《重点客户供电服务实施方案》。全面精准服务,实行市县双客户经理制,推行客户走访联络制度,坚持定期回访和主动上门服务。成立供电服务保障工作组,打破专业分工,实行“三早三无”(早介入、早接电、早贡献,无投诉、无超时、无违规)服务,坚持优先服务、优先办理、优先送电。常态召开各工业园区供电问题现场对接协调会,及时解决企业用电难题。

与此同时,达州供电公司大力推行“零点作业”,将线路检修、设备更换等工作安排在午夜12点以后进行,降低因停送电对客户正常供电的影响。此外,实施“包片进村”、“三本台账”、“电力服务进社区”等优质服务举措。在开展“包片进村”、“三本台账”活动中,坚持“协同运作、一口对外”的原则,提供用电咨询、业务受理、用电纠纷协调、投诉举报、故障处理等服务,及时解决客户反映的用电问题。同时,规范服务时限、严格服务监督,强化业扩全过程管理,使业扩报装服务时限达标率达100%。

创新:

筑牢“百年老店”安全基石

在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历次推出的宣传报道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两段话:2013年4月15日,是达州供电公司发展史上一个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000天! 2016年1月10日,达州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000天,创造安全生产长周期新的历史。

“安全”二字,对于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供电企业来讲,始终是“天字第一号”的头等大事。而取得这骄人成绩的背后,却是企业不断创新举措、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的艰辛努力与付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也为原达县供电局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局机关到下属的供电站(所)均掀起了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一心工作的热潮。也就在这个时候,供电局首次召开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科技工作会、生产运动会和工业学大庆先代会。来自车间、科室、班组的13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齐聚科技工作会,333人参加了规模空前的生产运动会,79人在工业学大庆先代会上受到表彰,立足岗位,“比、学、赶、帮、超”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多座变电站的相继投运,安全生产也提到了日益重要的位置。

在新世纪的今天,国网达电人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持续深化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推动安全管理的道路上探索出了输电线路“大检修”安监新模式。即以“需求分析”为导向,集中优势安全监督力量,开展大型电力线路现场施工安全监督;以全公司安全监督力量保证公司两个以上重大输电线路工程在有效的安全监督下开展施工作业;借鉴“异地用警”经验,纵深推进反违章工作。同时,在全省率先创造性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将公司范围内施工建设、运行检修等各专业、各领域的安全隐患统一纳入隐患数据库,以“全覆盖、勤排查、快治理”为导向,以“建机制、查隐患、防事故”为主线,明确管理流程,有效治理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此外,为确保“电网安全、社会和谐”,大力推行“平安工程”。即,借助网络和数据信息平台,创新提出网络信息化管理,出台了“五招”联合反违章、安全训诫、警钟长鸣、应急“四联动”保平安等措施,一方面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保证体系、责任体系建设,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安全管理互联互保体系和由点到面“全方位、全过程、不留死角”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技术监督精细管理,实现运检状态全感知、业务活动全透明、指标分析全维度三大业务的有效管控。同时,实施“安全预警”机制,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提前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该公司多次连续蝉联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发展:

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动力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自1966年成立以来,供电区域、人数规模、体制机制随着时代的改变,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积蓄新的前进动力。成立初期,为适应“三线建设”需要,一批从重庆、成都等地抽调电力生产技术骨干和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967年招收的学工、1971年招收的下乡知青返城参工学工达259名。1978年,万源发电厂、华蓥山发电厂与原达县供电局分离,从而成为一家单独建设、管理电网的国有供电企业。1988年,推行局长负责制,实施新的经济责任考核制。1993年,推进“三改”和“四定”改革,促进企业运行机制转变。2000年后,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遵循“安全、和谐、效益、效率、法治、服务”十二字工作方针,坚持“抓基础、抓基层、抓基本功、抓管理”,着力强化内质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达州供电公司紧扣“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提升综合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水平。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导向,实现“三集五大”体系持续提升、高效运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模式创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思维、新技术,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纵深推进依法治企,将法治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各个领域,持续提升公司现代治理能力,实现公司长治久安。

与此同时,公司还瞄准“加快建设坚强电网和幸福达电”工作目标,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以学习型党组织引领学习型团队建设,带领公司员工保安全、抓经营、促发展。开展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建立优秀人才库,促进员工岗位成长成才。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杨波、李进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省电力公司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共35名。深入开展“中国梦·国网情”、“感恩·奉献”等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与时俱进聚人心、励心志。开展“幸福达电·文化之旅”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家电网核心价值观落地基层、入脑入心。深化班组建设,广泛开辟职工书屋、文体基础设施。举办新进大学生、一线员工与公司领导对话活动,坚持“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亲情感和责任感。创新实施“中心﹢分中心”离退休管理模式,举办“重阳节”离退休金婚、钻石婚庆典,有效落实离退休员工“两项待遇”,孝善文化不断光大传承。

此外,公司还大力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生产经营硬件,绿化、美化工作生活环境,56座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公司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单位”和达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十佳企业”。

责任:

勇于担当彰显国网大爱真情

“抢险赴难当先锋,扶弱济困做楷模。滴滴血汗,滴美巴山渠水;点点灯火,点亮万户千家……忠诚企业,奉献社会,五一奖状熠熠生辉!”在达州供电公司企业文化教育基地的展厅内,“国网达电赋”深情地诉说着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这也正是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与光明同行、与爱心同在”,积极倡导的社会责任。在历届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勇猛顽强、攻坚克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2003年10月,公司第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承担达州市通川区居民客户的故障抢修和用电服务保障。在鲜红的党旗下,队员们庄严承诺:有呼必应,有难必帮!10多年来,在达州多次特大洪灾、冰雪灾害面前,他们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最艰苦、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风采,成为达州家喻户晓的“电力110”。

2007年公司首建全川第一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以来,目前已建“家”18所,常态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在为4万余名留守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又让“家”成为公司员工“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他人”的教育基地。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2014年9月29日,在100余名队员的庄严宣誓中,达州供电公司“红杜鹃”志愿服务队宣告成立。服务队的职能不仅承担着用电知识咨询、居民用电故障处理、安全节约用电宣传等,还将为社区建设提供环境卫生、文明倡导,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提供走访慰问、捐款捐物、家务协助,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服务队成立近两年来,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像巴山红杜鹃那样,以火一般的热情,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传递温暖、奉献爱心。

以服务民生为己任,推进“电力助推扶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助力***。在公司获得的诸多荣誉中,“四川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这项殊荣尤为显眼。2012年,该公司按照“人才援藏、项目援藏、技术援藏、管理援藏”的工作方针,启动了对口帮扶阿坝州壤塘县和甘孜州色达县供电公司任务。三年中,帮助两家受援单位完成了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建立、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壤塘、色达两家公司售电量同比增长8%以上,让色达县3776户无电藏族同胞用上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能源。

点亮希望之光,描绘发展蓝图。踏上“十三五”新征程的达州供电公司必将认真践行国家电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履行“四个服务”宗旨,积极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深入打造智慧能源服务商,推动企业运营质效更加显著、供电服务更加优质、监督保障更加完善、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到2020年同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幸福达电”梦想,强力助推达州市加快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的报告

(上接第1版)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各级政协依法按章程履行职能,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