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梦——壤塘县扶持残疾人就业走笔

阿坝日报 2016-06-27 13:46 大字

编者按: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既是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为破解辖区残疾人就业创业难题,壤塘县积极探索,努力寻找实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帮助他们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王娜记者杨刚哈斯满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对残疾人而言,就业不仅关乎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他们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提高幸福指数的关键。

用爱呵护坚强心灵,共同敲开幸福之门。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近年来,壤塘县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列入整个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重新找到了自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居家灵活就业自力更生不是梦

如何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踏上就业之路?近年来,壤塘县组织实施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民生工程,“量体裁衣”为残疾人制定好就业服务方案,结合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引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让别人看不起我。现在有了县残联的帮助,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来自壤塘县的卢卫开心地说。

由于身体残疾,卢卫一度比较自卑。在县残联和家人的帮助下,他在县城租了个小铺面,开起了小卖部,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自给自足的生活一直是他期待的。

卢卫的小卖部位于壤塘县临江苑附近,小卖部有20多平方米,店铺里摆放着面粉、青稞等货物。如今有了这个小杂货铺,卢卫除了每年领到居家灵活就业补贴1000元钱,每个月还能多一些额外的收入,这让他高兴不已。

“对于残疾人而言,实现就业,不仅仅意味着生活质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转变。”县残联主席阿文武说,通过自食其力,能让残疾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真正自立于社会。

据悉,2015年壤塘县完成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00人,发放补贴资金2万元。

自主创业引领多渠道就业

在壤塘县壤柯镇有一间小砖厂。砖厂负责人尕尔玛看见记者走过来,立马上前热情地打招呼。从他自信的表情和言谈中很难看出他是一个残疾人。

尕尔玛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家中一共有4口人,有个孩子正在幼儿园读书。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尕尔玛渴望创业,但却由于缺乏资金未能实现。2015年,当得知他有创业梦想时,县残联出资25000元作为创业扶持金,为他开办了一间砖厂。

在尕尔玛的砖厂内,记者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闲暇之余尕尔玛聊起了往事:“最初刚开始经营时,由于经验的不足,在营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通过县残联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感谢县残联给的创业扶持金,给我们残疾人带来了实惠和希望。”

他告诉记者,自2015年开办水泥砖厂以来,他向壤塘县各建筑单位供应水泥标砖,年收入3万余元,他从砖厂获得的收益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让一个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帮扶往往比救济更有力量,一定要通过帮扶,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我们通过五百元、一千元的帮扶,让更多的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阿文武说。

近年来,为帮助残疾人拓宽增收渠道,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壤塘县残联通过走访调研,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登记,采取联络相关企业劳务输出、组织培训、补助资金等方式,助推他们走上创业和就业之路,使更多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获得尊重。

据悉,2015年,核定全县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90万元,实际征收31.7986万元。在实际工作中加大了对残疾人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223人次,支出培训经费2万元,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38户。

阳光倾泻在壤巴拉高原,暖意涌动在农牧民心间。从资金帮扶到创业帮扶,从提供补贴到就业服务……一项项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为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插上了翅膀,犹如冬日的暖阳温暖了残疾人的心灵,照亮了残疾人前行的道路,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新闻推荐

生态农业鼓起“钱袋子” ——壤塘县热布卡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园见闻

编者按:近年来,壤塘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实际,长远谋划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牵头、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思路,采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户”的产业化经...

壤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壤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