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致富路上越走越有信心——壤塘县吾依乡壤古村脱贫致富走笔

阿坝日报 2016-03-22 13:56 大字

■记者袁娜颜天杰

“村里现在是一年一个样,环境变美了,群众富裕了,我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日前,记者走进壤塘县吾依乡壤古村,村民求四灯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走进壤塘县吾依乡壤古村:一条条整洁宽阔的水泥道路通村入户,道路两旁一盏盏路灯和一栋栋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民居如同别墅一般整齐地排列着,村务活动室和健身广场的器材和设施一应俱全,这一切无不展示着一个藏族村寨的新形象。

如今的新村寨生活环境更加整洁、方便和环保。寨子内的道路也全部硬化了,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这一切变化皆受益于当地党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得益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跟进。如今,壤古村村民正奔跑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扮靓村寨新春美景入画来

3月3日,当记者走进壤古村活动中心,人们三五成群地在这里锻炼着身体,远处一排排房顶上的烟囱飘出缕缕炊烟,一片祥和的农村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过去我们这里都是泥巴路,摩托车一过就是一阵灰,下雨天就更别提了,不小心还会滑倒。而现在村里都是漂亮的水泥路了。”谈起以往,村民们感慨万千。深居大山,村民都知道路的重要性。路通百业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壤古村“两委”会把修路摆在了重要位置,2015年壤古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共计投入350万元,修建了总长4.22公里,宽3米的道路,并对35户村民院坝进行了硬化。如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与青石板路相间交错,“晴天灰、雨天泥”在壤古村彻底成为历史,村民必备的高筒雨靴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除了道路,壤古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房前屋后硬化清理过的水沟水渠,改厕改厨改圈后的新环境,还有村民们日渐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壤古村展现出一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在村支部书记三巴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村民秋灯的“小洋楼”,穿过干净整齐的小院,走进客厅,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房间装修精致,摆设齐全,跟城里人家里没有什么区别。

“以前,很多牧民家都是‘游牧家庭\’,放牧时节,全家老小都跟着帐篷走,现在,村里条件好了,我们可以让老人和小孩可以放心地在定居房生活了。”村支部书记三巴告诉记者。

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村民看得见,真真切切的变化让群众甜在心里。

产业兴了铺就村民致富路

记者在走访壤古村时发现,该村许多村民都种上了香菇。村民头丹俄告诉记者,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香菇的市场前景也比较平稳。

近年来,壤古村借助幸福美丽家园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当地群众传统种植业的观念,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基础。据了解,该村带动农牧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了占地50亩的香菇种植基地、40亩油菜基地,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运输、务工。

如今,香菇等产业的发展为壤古村增添了一项富民的新兴产业。“现在除了在外打点工,我家最主要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香菇。”村民达吾壤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三巴介绍,该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亩地种植香菇,去年,全村22户村民在基地上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等方式获利颇丰。

“过去我们种植的东西单一,而且又没有特色的竞争优势,现在经过村里的规划,发展的产业越来越多,村里人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去年,壤古村人均纯收入达6134元,较以前有大幅增长。

借助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壤古村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滋味了,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新闻推荐

10月中旬,壤塘“圣山”旅游区将全面完工

本报讯(桑木周记者颜天杰)嘿咋…嘿咋…伴随着嗡嗡嗡的闷响,十几个工人在两米高的挡墙平台上扬镐挥铲,将混泥土推展开去,现场一片繁忙。4月24日,位于壤塘县壤柯镇的栈道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香拉东吉圣山...

壤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壤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