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 ——壤塘县上杜柯乡狠抓民族教育见闻
编者按:今年高考,壤塘县藏族考生尕尔王初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近三年,该县高考捷报频传,全县输送大中专生达169人。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壤塘县上杜柯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历代教育工作者扎根这里,乐于奉献,托起了孩子们未来。记者了解到,壤塘县民族教育取得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众多如上杜柯乡教育工作者们辛劳工作的结果。
■实习记者肖玄记者杨刚
壤塘县上杜柯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即使今天仍然也是该县相对落后的地方。然而该乡的民族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却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该乡重教为先、兴教为本、支教为荣、从教为乐成为社会氛围。学生从4名到现在的275名,老师从12名发展到27名;从过去“求家长送孩子上学”到现在“家长争着送孩子到校”;从默默无闻的“帐篷学校”到如今牧区有名的藏文学校,跨越变化中,上杜柯乡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壤塘县委书记严华这样评价——教育工作者的真抓实干,“只要我们心中有‘民生\’,偏远的民族地方一样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转变观念
从“求着家长送孩子上学”到“家长争着送孩子到学校”
曾经,上杜柯乡中心校是壤塘县为数不多的牧区学校,这所建立于1958年的农村小学一度和当地游牧民一样,帐篷搬到哪里,学校就迁到哪里,并没有固定的校园。直到2012年,学校才“像模像样”地建起了教学楼。
高大的教学楼有了,宽敞的教室有了,学生的锻炼场所有了,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然而,校园却总是空荡荡的,没有欢声,没有笑语,前来上学的孩子也少得可怜。这一度成为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心中的“痛”。
随着“普九”工作的开展,在乡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乡在校学生最高峰达到了400多名。校长王国华回想起全校学生到齐的日子,欢笑声、读书声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全校老师虽然累点、苦点,但大家累并快乐着。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月不到,孩子就陆续被家长领走,王国华满是心酸。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我们决不能放弃。”老师们话语坚定执着。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就坐在一起商量对策,最终,达成共识——只有亲自到牧民家里去做工作,宣传好党的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明白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牧民才能自愿送孩子到校学习。
要改变根深蒂固思想观念谈何容易?面对老师们的“登门拜访”,家长和孩子们要么不予理会,要么避而不见,有的甚至恶言相对,因为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看来,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大山里,从未改变过,“读书还不如挖药材”的观念已根植脑海。
达准是上杜柯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当时正读一年级。和其他学生一样,一到挖虫草的季节便不见了踪影。班主任谢让扎西骑着摩托车踏上了艰辛的“动员路”,路上几次在坑洼和泥沼处摔倒,身上多处“挂彩”。他辗转300多公里,终于在青海班玛县见到了达准和她的家人,见老师为了自己孩子这么辛苦付出,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答应让达准返校读书。
达准回到学校后,在老师们的关爱和帮助下,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假期回到家里当起了阿妈的“小算盘”,帮阿妈算虫草账。尝到学习甜头的达准,那次以后再也没有辍过学。达准和家人还自发当起了学校的宣传员,帮助动员身边和她一样的孩子上学。
仙巴王修老师带病上雪山找学生,仁青夺吉老师冒雨上藏寨,刘吾准老师星夜兼程去往学生家……一件件、一桩桩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动着家长和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家长们在看到老师们为自己孩子倾注的心血和汗水后,他们开始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主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上杜柯中心校在校学生已达到275人。
如今,上杜柯乡“动员”学生上学的成功经验已迅速在全县推广,孩子们把学校当“乐园”,学校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的“乐土”,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中。
用爱温暖
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到学习,老师们的爱无处不在
上杜柯中心校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很多孩子都很小,有的孩子只有4、5岁,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大多数孩子是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对于这些尚不能独立生活的孩子,老师们就扮演起了“双重角色”,既当老师又做父母。
27岁的红原小伙子加,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子加阿爸”。2011年,从青海师范大学藏英语专业毕业后,原本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但在面临选择时,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来到了壤塘县最艰苦的地方——上杜柯乡,因为他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他,这里的教育需要他。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抱着满腔热情的子加,在第一次到学校报到时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那时正是冬天,大雪纷飞,通往学校唯一的路已经全冻成冰,十里八村没有人烟,还以为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艰难,没有想到这里的条件还要艰苦多少倍,于是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想到这里的孩子,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子加告诉记者。
一次在操场上,子加无意看到正在玩耍的俄真措,一双破烂不堪的布鞋上脚趾都露了出来,在寒风中冻得通红,这一幕生生触动了他的心,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冬天只有一双破雨鞋可以穿,最怕在人前伸出脚来惹人嘲笑。看着俄真措,子加的心里感同身受,他专门托人从县城买回一双棉鞋送给俄真措,希望冬天里她的脚不再冻伤。
第二年秋天,当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懂事的俄真措为子加送上了一副亲手画的卡通画。“我们并不奢求孩子们汇报我们什么,只希望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们感到温暖。”每每翻出俄真措给自己送的画,子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在上杜柯中心校,老师无私关爱孩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他们无私的奉献感动着这里每一寸土地:
英卓为了不影响班级管理,为了50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生病发烧的女儿交给家里亲戚照顾,毅然坚守在岗位上;
班玛陈来作为学校的“壮劳力”,无数次背着年幼的学生翻山越岭送他们回家,只是为了让孩子平平安安回到父母身边;
谢让扎西老师寒风凛冽的夜里为生病孩子送去滚烫的开水暖脚;
……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散发着光和热,从不抱怨自己的得失。他们用坚韧奉献的教育精神,照亮着牧区孩子们的希望。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但他们却在三尺讲台上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近年没有一个辞职或调走,因为他们知道,在向牧民家长做出承诺的那一刻,便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国华如是说。
沐浴春风
托起牧区明天的太阳,为教育腾飞插上翅膀
“以前,我们牧区、偏远农村的儿童要上幼儿园,简直想都不敢想,一直盼望政府能普及学前教育。现在,我们上杜柯乡终于有了幼儿园,我们的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了。”谈及三年学前义务教育带来的实惠,德青拉姆的家长难掩喜悦之情。
气派的教学楼,宽敞的幼儿活动室……“幸福生活、快乐学习”是孩子们的真实感受。
沐浴着十五年义务教育的惠民春风,像德青拉姆一样,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学。
如果把学前教育比作起跑线,那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中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孩子倒在中途。按照州委“抓中间,带两头”的要求,上杜柯乡中心校小学教育取得优异成绩,交出了完美答卷:近5年输送学生58名到初中;2015年,该校3名学生已被全州最好的藏文学校——若尔盖藏文中学录取,成为全州最优秀的30名一类模式学校学生之一;全县藏文朗诵比赛,参赛学生全部获奖。
上杜柯中心校仅仅是壤塘县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壤塘县,从幼儿到高中,一张教育惠民网已编织:
——“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及“易地育人”工程的实施,为壤塘县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大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矛盾,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拥护。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建立农村学校危房改造长效机制,使全县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定位,每年召开全县教育发展大会,制定了《壤塘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壤塘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教育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毫不松懈地抓住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机遇。
……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教育是社会最大民生”在壤塘县得到生动诠释。和上杜柯乡一样,近年来,壤塘县各乡镇民族教育发展取得喜人成绩,全县上下形成了重教、思教、支教、兴教的浓厚氛围,教育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气象。
新闻推荐
治软扶弱夯基础凝心聚力促发展——壤塘县扎实推进软乡弱村整顿工作纪实
■记者杨刚颜天杰村寨变漂亮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基层党建提升了,如今的壤塘县正掀起一股强乡兴村的热潮。今年,壤塘县在强化软乡弱村整顿落实力度的同时因地制宜将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同各项工作有机...
壤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壤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