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好日子已经来了”——壤塘县中壤塘乡布康木达村新村建设见闻
■桑木周 记者 杨刚 颜天杰
初夏时节,杜柯河畔葱郁的森林为壤塘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在中壤塘乡布康木达村阿木滚小组,只见水泥通村路直达家门口,干净别致的民居坐落在道路两旁,雪山之巅融化的雪水,沿着小溪缓缓流向远方。
在水泥路旁,三三两两的村民正聚在路边,闲聊着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不仅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还给我们修建了桥梁和保坎,让我们住得更放心、住得更舒心了。”说起小组桥梁建设项目,村民任初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的拖拉机过不了河,往来十分不便,这让我们出行困难。”
“只要一下雨,我的心都是悬起的,尤其是夏天汛期的时候,害怕汹涌的洪水会冲垮我们的房子,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说起桥梁的修建,成勒也忍不住接过了话,如今,坚实的河堤和保坎环绕着整个村子,保障着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个桥梁项目总投资为35万元,其中三州开发资金30万,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5万元,修建了长度为3.6米,宽3米的水泥桥以及周边的河堤和保坎。”该村村支书根柏指着公示牌对记者说,他们一定会做好后续管理工作,让桥梁和河堤更好地为村里人服务。
在美丽的草原上,悠闲的牛羊正在四处漫步吃草。“牧道是去年修的,摩托车、拖拉机都能够通行,我们村民放牧方便多了。”根柏说,以前没修牧道时,路都是牧民自己随意踩出来的,不利于草原保护。布康木达牧道长5公里、宽3.5M,总投资25万,它的修建既能保护草原,又能方便群众。
“今年,县上还要投资18万元为我们村新修建一座桥,我们的好日子已经来了。”桥梁修好了、牧道拓宽了、环境变美了,在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中,布康木达村的产业也在发生着悄然无声地变化。
在村民拉子穷家的地里,他和妻子正在用机械翻土、播种。“桥修好了后,农用机械也能直接开到地里去,真是太方便了。”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将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至2亩。
“销路是不愁的。桥修好了后,就能把马铃薯拉到县城去买,到时候也算个做生意的菜农了。”说起自己的“生意经”和“致富经”,拉子穷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得益于路的畅通,布康木达村全村种植马铃薯25亩,发展庭院经济10户,平均每户人家都有约半亩地庭院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全村经济发展筑牢基础,助力村民奔小康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川报记者徐中成)近日,海拔3500多米的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牧民定居点,牧民甲木让认真地在定居房旁的菜园里除草。半亩大的菜园里种满豌豆、小白菜、莴笋、萝卜等各类蔬菜。“再过些日子,就可以...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