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壤塘:“教学点”里“取经”忙

阿坝日报 2015-04-15 14:27 大字

■桑木周 记者 刘尚剑

人勤春早耕耘忙。四月的壤塘,日渐复苏的田野散发勃勃生机,绿意无限。乡村道路上,载满农药、种子的车辆来往穿梭;田野里,修枝、耕地、背粪……农牧民按照自己的“日程表”在绿色大地上春耕劳作,为新的一年忙碌、耕耘。处处呈现出紧锣密鼓的春季农忙进行时。

在吾伊乡壤古村,村民不仅要忙着春耕,还要忙着到“教学点”里“取经”。

驱车前往壤古村,道路两旁的田园里,随处可见村民挥着铁杵耕种,开着“铁牛”犁地施肥等农忙现象,而在沿途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有村民扛着铁锹、拿着纸笔、相互攀谈,引起记者好奇。

“我们是到‘西天\’去‘取经\’的。”村委会主任求登和记者调侃起来。

带着好奇心,记者跟随求登的脚步,走进了求登所说的“西天”——壤古村克久香菇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颇具规模的场地、整齐透明的大棚,大棚里满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人群中,一位身着时尚的中年人,手拿着褶皱的本子,捏捏菌袋,测测温度,并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这系列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这名中年人叫头丹,系吾伊乡壤古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基地于去年建成,自建成后,很多村民来这里学习种菌技术。“我们老百姓有肥料、土地、材料,但就是不懂种植技术,这个基地简直就是我们学习种植技术的‘教学点\’,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务工赚取劳务费,更重要的是还能掌握种菌技术,根据所学到的技术,再开始自己种植。”头丹说。

“我来这里半年了,务工费都挣了3万多了,”头丹补充说道,“这里的专家也很耐心地教我们,我们也都很认真,你看嘛,好多人都带了纸笔,都是想学到技术后,准备来年大干一场,种菌赚钱。”而翻开头丹那本沾有泥土的笔记本,里面明确记录着香菇种植的注意事项:碎屑后要经过拌料、高温蒸、灭菌、凉冷、接种;棚内温度需要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整个笔记用藏汉双语交替书写,颇有几分味道。

“自去年9月基地建成,我们村委会决定每5户在基地供职1个生产周期,并且参与种菌的每个生产过程,真正把技术学到手。目前长期在基地务工的12位村民都基本掌握了此技术,待今年10月,就有下一批学员接班。”村委会主任求登向记者介绍道,“伴随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种菌的收益也远远超出传统种植业,当地很多村民对学习新技术都积极响应。村民都想在基地的带领下实现致富增收。”

据了解,壤古村克久香菇种植基地,作为壤塘县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地于去年9月建成,占地40亩,38万袋的袋料香菇种植,目前都已正常发菌,预计这个生产周期纯收入将达到70万元左右,基地的土地、原料、劳务全都面向壤古村,成为壤古村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吾伊片区培养技术性农牧民的“教学点”之一。

“给我们开绿灯,是要把技术传给当地的老百姓,老百姓不仅学得到技术,而且还能拿到务工费,学习挣钱两不误。”基地负责人邓建告诉记者。该基地去年下半年带动当地农牧民实现增收32.7万元,其中包括土地流转、销售杂木及务工等收入。

壤古村克久香菇种植基地是壤塘县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培养新型技术性农牧民人才,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在春耕时节,除该基地外,壤塘蒲西乡小伊里野生菌基地已培育当地种植户10户,为农牧民群众带来收益3万元,该县依托小伊里、克久两大食用菌种植基地,培训当地农牧民达到230余人次。

新闻推荐

壤塘县助43位听力障碍患者回到有“声”世界

本报讯(桑木周记者刘尚剑)“能听见我说话吗?”在壤塘县宗科乡依冬村三组的一个藏家小院里,工作人员小英拉着阿香的手,大声询问着。戴着壤塘县残联赠送的新式助听器,阿香笑得合不拢嘴:“您不用这么大声,我...

壤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壤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