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蒲西乡大伊里村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精致的定居
4月27日,壤塘县蒲西乡大伊里村。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精致的定居房,水泥路连着各家各户。村民罗尔伍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罗尔伍家的两层新居,客厅装饰豪华,沿墙壁摆放着6张藏式沙发和6张藏式茶几,壁上绘着各种藏文化图案,屋顶也被刷成了金黄色。客厅内大彩电、音箱、DVD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二楼,是接待游客的5个标准间,跟城里的酒店没什么区别。“定居点地处正在开发的蒲西乡野人大峡谷,同时又是世界唯一、中国第一的觉囊文化中心和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必经之地,未来旅游一定能火。”罗尔伍说。
喝着“藏茶”,罗尔伍畅谈起近几年村庄巨变:2010年前,大伊里村村民还居住在高半山上,2010年通过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政府每户补助2.5万元,低息贷款3万元,全村50余户村民从山上整体搬迁到了317国道边,家家建起了漂亮的定居房,政府建好了定居点的配套设施。“过去吃水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去挑,现在用上了自来水;过去烧火做饭,烟子把人熏得难受,现在用上了沼气,不再烟熏火燎……”罗尔伍细数家里的变化。
罗尔伍的妻子从冰箱里取出冷藏的手抓肉摆在桌上,自豪地说:“看见我家屋顶的风车了吗?我们现在用的可是风光互补发电设备,能带动冰箱、电灯、电视机,我们一年四季都有电啦。”记者了解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无污染、无噪音,而且电压稳定,每天产生的电量至少能保证8个小时的生活用电。
在村寨前的一片地里,种的不再是青稞、土豆等传统作物,在省卫生厅的帮扶下,大伊里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进公司办起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公司+农户”形式,以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参与。
村民席布指着面前长势喜人的大黄说:“过去种青稞,一亩地收入仅300多元。现在种上中药材,一亩地年均收成2500多元。每年一亩地省卫生厅还补助村民600元。”自去年该村积极探索产业调整的路子以来,全村推广种植大黄、秦艽等中药材300余亩,建成矮化核桃、花椒基地100亩。同时,村民还在自家新居开办了小卖部、“藏式民宿”等。“旅游收入加上药材收入,一年能赚4万余元,比过去翻了两番。”席布说。
生活质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农牧民群众个个喜笑颜开。村里的巨幅文化墙上,不仅描绘有秀美神奇的野人大峡谷、农村丰收景象、村民乔迁新居图,一首《伊里赞》更是道出了牧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民生助飞梦想,定居改变生活,唱响感恩新歌,共享改革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娜记者徐中成)8月30日,在壤塘县海拔3800多米的四马吾拉沟沙古洛牧场,牧民泽壤尼玛拿着手机高兴地给家人打电话。得益于壤塘县启动的户用光伏供电工程,泽壤尼玛外出放牧解决了照明、电视、网...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