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佳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奇迹赢得各方的
□本报记者 刘佳
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奇迹,赢得各方的赞赏。其中,科学重建、廉洁重建、阳光重建,无数次被人们提及。2008年6月,抗震救灾正在紧张进行之际,本报纵深版刊登 《全程追踪1650顶帐篷的流向》,客观叙述一批国外捐赠物资从进入四川,到发给受灾群众的全部过程,较好地回应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抗震救灾物资监管的关注和某些质疑。这篇稿件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
时隔4年,8月16日,我们请本报记者陈松谈一谈他所经历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记者:在抗震救灾中,物资、资金的管理发放,是全国人民以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你是怎样抓住这个报道机会的?
陈松:应该说一直有准备。2008年6月1日,四川308名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开始履行职责。由此,在抗震救灾款物监管上,一个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已经成型。但在爱心如潮的同时,针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发放也存在担心和怀疑,四川既然有了严密的监管机制,就需要媒体及时向社会说明,作为党报,责无旁贷。
机会很快来了。6月18日,我正在灾区采访,省纪委打来电话,说有一批伊朗捐赠的帐篷将到达双流机场,分管领导和部门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新闻题材,要求“抓紧,追!”我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考验该机制运行效果的机会,于是,决定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从一个侧面展示四川省款物监管的运作情况,并迅速跟进采写这篇新闻调查。
记者:采访的结果应该说让社会满意了。你当时心情如何?
陈松:我跟随国外援助帐篷,一步步走完其从进入四川省境内,直到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的全过程,说实话,很兴奋也很欣慰。记得最后一天,当看到安县塔水镇幸福村受灾农户在垮塌的房屋前幸福地搭起帐篷时,当核对1650顶帐篷准确无误地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时,我真的很激动,不断在心里说,3天的辛苦没有白费。
记者:科学重建、廉洁重建,一直是四川省在灾后重建中提得非常重的工作。作为联系履行监管职能党政部门口子的记者,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陈松:四川注重把灾后恢复重建监督检查与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建章立制的做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印象最深的是,灾后恢复重建开展后,省纪委按照省委要求,开始了直接向重灾县区派驻工作组的有益尝试。来自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等部门的近300名干部,组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多个监督检查工作组,深入项目、深入工地,及时发现并督促纠正存在的问题,为廉洁重建、阳光重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曾跟随他们跑了很多灾区,他们严盯“灰色地带”,有的从路旁的树和路灯上“审”出数百万元,有的深入基层随机“临检”,还有的昼夜查清重要信访问题……检查项目上万个,督促整改纠正6000余个,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让我对灾后重建的廉洁很有信心,他们完全可以“向全国人民交一本明白账”。
记者:廉洁重建探索的哪些经验和路子,可供以后的工作借鉴?
陈松:通过4年连续不断的对四川省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的跟踪报道,我感觉到,四川探索出在应急状态下和大规模、高强度、快速度建设中有效进行监督管理的办法和路子。这一四川独有的经验,对今后四川省乃至全国通过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确保廉洁重建,四川省从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监督,以面上巡查、驻点监督、重点检查、全面督办等举措,及时发现问题,切实整改纠正。比如,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德阳市有一个医院工程项目,从项目招投标到工程完工决算,在工程每一个环节,从中央到省上再到市上,都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项目质量和进度。
同时,四川省在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监督管理机制中,强化“制度+科技”手段。比如招投标环节,四川省各地在建立完善一系列监管制度的同时,阿坝、绵阳、德阳等市州还采用电子化招投标,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干扰和串标、围标现象的发生。
另外,四川省还对在灾后重建中发现的违纪违规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对试图在灾后重建中借机“捞一把”的人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梁小琴9月的巴蜀大地,秋高气爽,满目生机,汶川特大地震4年之后,这里处处彰显昂扬、磅礴之气。产业提升波澜壮阔——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汽车、石化工业迅速崛起;交通建设气...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