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全力打通“生命通道”顺利疏散逾万车辆
北川禹里镇,车辆有序通行
强降雨造成汶川县水磨镇寿溪河上的桥梁受损
本报讯(记者李春梅/文王勇/图)8月20日,遭强降雨袭击,阿坝州汶川县境内不同程度发生泥石流灾害,强降暴雨致辖区多条道路中断影响,G347线茂县至北川段成为绕行进出阿坝州唯一通道,大量车辆从国道G347线过境进入北川,北川相关部门在境内采用多个堵点分段值勤管控、分段放行的交通管制措施,确保进出车辆安全通行。截至21日17:00时,北川出动警力300余人次,全力打通汶川至北川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确保逾万车辆安全通行。
8月21日中午12时20分,北川曲山镇任家坪唐家山隧道口大雨倾盆,随着交警的指挥,第一辆大货车鸣着汽笛驶出隧道,从茂县往北川的下行车流陆陆续续驶向绵阳方向。
据介绍,省道302线北川段属山区道路,弯多狭窄,特别是禹里至任家坪路段要经过环唐家山堰塞湖路段和正在进行维修施工的3个隧道,道路通行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拥堵。
北川交警大队队长邓加强说:“汶川道路中断以后唯一的生命通道就是从北川出来,从汶川驶向北川的车辆是平时车流量的30倍。在道路维修的情况下,北川24小时几千名党员干部全力疏通保通,免费送水送医,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数万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行。”
在阿坝发布道路绕行线路后,北川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北川警方出动警力300余人次在县境内采用多个堵点分段值勤管控、分段放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同时在墩上、禹里沿线进行远端指挥,在环湖路出现较大拥堵时,实行远端分流等措施。21日15:00时许,在漩坪隧道出口,正在雨中值勤的辅警牟飇告诉记者:“上行往禹里方向的货运车辆通过该隧道出口右侧的施工便道通行,左侧应急抢险车道于8月21日凌晨开通,专供小型车辆通行。”
记者了解到,北川墩上、禹里、曲山等沿线乡镇分别设有党员志愿服务点、流动服务车,300余名党员志愿服务者为过往驾乘人员免费发放矿泉水100余件、面包200余件、饼干、牛奶30余件。同时对前往茂县方向的滞留人员提供两辆摆渡车,妥善安置在附近的酒店、农家乐住宿。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北川交通部门出动应急抢修人员70余人次,装机12台,在沿线分段值守进行抢通保通作业。北川卫生部门出动医护人员40余人,救护车辆8辆,治疗100余人次。全县各机关单位及各乡镇,按照统一指挥,属地负责,积极主动服从应急调度,有序组织配合交通绕行和社会安抚工作。
强降雨导致阿坝8人死亡26人失联
省应急管理厅紧急调拨救灾物资
记者从阿坝州汶川“8·20”强降雨洪涝灾害前线指挥部获悉,截至21日中午,强降雨灾害共造成阿坝州8人死亡,26人失联,6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阿坝州已将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省应急管理厅向汶川县灾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衣被4000床(件)。
据了解,19日至20日凌晨,汶川县境内所有乡镇和90%以上群众不同程度受灾,三江镇、水磨镇、绵虒镇尤其严重,需安置本地群众5.5万人次,需紧急转移安置和紧急生活救助人数达10万人。部分村道路、桥梁损毁,冲毁房屋150户900间,被淹农房2065户。受损的水库及大坝2座,饮水管道累计损毁115余公里,58623人饮水困难,20户大中型企业受损严重。
省应急管理厅于21日调派直升机4架次,投送救灾食品和物资。21日中午,省应急管理厅协调77集团军某陆航旅两架运输直升机前往卧龙特区耿达镇转移受困群众。
目前,汶川“8·20”强降雨洪涝灾害前线指挥部已转移到水磨镇,应急管理厅工作组在水磨镇实地查看受灾情况,与州、县工作组共同研判灾情,研究抢险救援工作措施。(据新华社)
两名游客被困客栈绵阳消防成功救援
本报讯(记者邓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阿坝州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汶川境内国道213线和理县境内国道317线道路交通中断,成都进入阿坝州的道路中断。绵阳市消防支队于8月20日一早出动7车33人,携带舟艇、探测、破拆、救生、照明等器材前往抢险救援现场。8月21日,绵阳消防在三江镇展开抢险救援,成功转移两名被困游客。
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介绍,8月21日早上6时50分,绵阳市消防支队前突小组接到群众求助,三江客栈内有两名游客被困,急需紧急救援。接到警情后,消防人员携带救援装备迅速前往救援现场。经侦查发现,通往被困游客所在房间的道路全部冲毁,救援人员通过当地群众带路,从被困者房间后面的山上下去,成功将两名被困游客营救至三江镇政府安置点。随即,消防人员又投入到救援中,协助当地政府、公安部门疏散被困游客,挨家挨户搜救被困者。
据介绍,绵阳消防员按照上级指令前往汶川三江镇救援。到达三江镇后,消防人员利用无人机绘制了全景图,侦查现场情况。目前,救援工作还在进行中。
解析
三大因素加重汶川灾情
8月19日晚开始,阿坝州汶川县、卧龙特区(下辖卧龙和耿达两个乡镇)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至8月20日晚,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和山洪,已导致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和卧龙特区的22个乡镇受灾,数万游客和受灾群众转移。
统计显示,8月20日零时至7时,汶川全县累计降雨量并没有达到气象学的大暴雨级别。那么,汶川为何会受灾?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入汛以来汶川强降雨一直偏多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认为,这是累积效应的结果,“一次强降雨不会受灾这么重。”
省防指专家库相关专家也认为,考虑到汶川森林覆盖率56.9%、岷江出境流量超过2300立方米/秒,“山洪泥石流暴发,只能说明土壤饱和度较高,前期降雨量较大。”
省防指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川西北一带降雨始终偏多。7月主汛期以来,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降雨普遍偏多5成以上。而地处川西北高原与川西盆地交界处的汶川,境内分布着漩口-映秀的“映漩暴雨区”,降雨也超过多年同期。
“累计降雨量这么大,导致当地的山体、土壤被反复浸泡,反复暴晒,很容易出现灾害。”前述专家提醒,就在本轮强降雨之前的几天,今年入夏以来最强热浪刚刚袭击过四川,汶川也不例外,最高气温超过30℃。
两次地震让山体没有过去“刚强”了
“说到地质灾害,我们第一时间反应,往往是查这个区域过往的地震记录。”中国地质大学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来看,汶川包括周边的茂县、理县都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是和过去十年间先后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有关。
因为从监测来看,无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8·8”九寨沟地震,汶川都是受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地震对于山体所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是长时间的。”前述专家介绍,根据全球各地经验来看,一旦发生高烈度地震,山体的“治疗”都需要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乃至更久。而在彻底“痊愈”之前,一遇到强降雨或者相对较大的地表径流,就容易导致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换言之,迭遭强地震影响后,汶川的山体明显没有过去那么“刚强”了。
河床抬升河道行洪能力下降
本次汶川多处涉河建筑物受损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泥石流和山洪导致汶川境内国道213线、国道317线、国道350线及漩三公路中断。背后的“黑手”之一,则是汶川境内河道行洪能力减弱。
梁军介绍,上游山体破碎带来的江水泥沙含量剧增,导致汶川境内河床不同程度抬升。例如,20日晨,岷江干流上的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出现河道壅塞和短时堰塞湖,就导致岷江附近河段水位抬高了15米左右。
而在河床抬升后,河道下泄速度、过水容量都不同程度打折。
“我们的监测和分析都表明,河道行洪能力的减弱,在这几年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梁军说,本轮强降雨中,无论是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被壅塞还是卧龙特别行政区的龙潭电站出现险情,均不同程度与河床抬升有关。(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近年来,茂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农旅、文旅和体旅相互融合,创新旅游业态和产品体系,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走出了...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