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位扶贫书记好有“味道”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8-07 06:25 大字

郭祥兴(左一)带领村民在水磨镇牛塘沟村进行茶园修剪。 陈波 摄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2010年刚到造林处负责防沙治沙工作时,郭祥兴还有一头茂密的黑发。后来草长沙退,他的发际线也步步后退。对此,他一点不忌讳,2016-2019年担任汶川县扶贫专职书记期间,他自嘲是“光头强书记”。

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最满意的公务员”,郭祥兴说,他只办到了一件事,就是将群众发动起来,让他们愿意跟着干。

怎么发动群众?郭祥兴答道,要气味相投,在田间地头洗掉官味,干出农民味。

干群矛盾激化“欣赏+信任”激励村民

2017年,汶川县龙溪乡的脱贫工作马上要迎来州检,但群众的认可度却跌到47%。该乡的垮坡村民意尤其汹涌,究其原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村委、支部换届,村里三大家族权力失衡等导火索。

“一些农民直来直去的,你承诺的没办到,他不管你是县长、乡长,直接就把你围住了。”郭祥兴说,同行的专家当中有一位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授,也是该村人,对故乡、同乡如此之变感到不理解又痛心。

通过教授对羌族及村寨的介绍,郭祥兴了解到此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崇文重教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垮坡村有百余人任国家干部,恢复高考以来,全村走出60多名大学生,其中30多名上重点本科,有8名留学生。如今村民逐渐因学习、工作等原因流出,全村仅剩 121户。

从垮坡村到三江镇的路上,心绪难平的郭祥兴一个小时写出了《垮坡赋》,“村寨一体,户户相连,家家相依,心心相通……”

他发自内心地欣赏羌族同胞的创造力,甚至比村民自己还要相信他们的未来,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份信念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当地百姓。在龙溪乡驻站工作2个月,郭祥兴走遍了8村16寨的每家每户,召开 40余场群众大会,两个月后省级验检,龙溪乡群众的认可度提升到99%,2018年国家级评估,认可度达到100%。

在郭祥兴看来,认可度不都是“绩效分”更有“态度分”。“不可能样样都满意,但老百姓看的是你是否融入了,这是真的做不了假的。”

车厘子拉锯战三个试点消除疑虑

车厘子是汶川的主要经济作物,在高半山、高山村寨,甚至是唯一收入来源。早年四川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就想做果树的矮化高产试点,在茂县成功了,但就是“拿不下”汶川。“家里的男人同意了女人不同意,年轻人同意了老人不同意。就算每年都有不少人采摘果子时摔伤,他们就是不砍。”郭祥兴不甘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但他的专长是李子,车厘子“只吃过、没摸过”。为此,他进行大半年的理论学习,到全国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青岛、省内汉源等地的农科院跟班学习,下到基地跟种植户交流。终于成竹在胸了,郭祥兴找了三个试点。

威州镇增坡村的杨飞龙,2017年因为天气等叠加原因,种植的车厘子只卖了5800元。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才同意郭祥兴砍枝条。即便如此,郭还是给一些村民打包票,如果来年歉收,损失由郭支付。结果2018年赶上年景好,加之树体结构更科学,车厘子质量、数量双增,杨飞龙卖了8万元。

村民态度来了 180°大转变。郭祥兴也不含糊,拿出100万元招到近300人,为其培训车厘子矮化修枝技术,连续2个月一天不休息地将15年以上的大树共计12万棵,进行了矮化处理。全县迄今完成20万棵,后来又乘势推广了禁药、有机肥、套袋的技术套餐。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郭祥兴的销售策略是,只卖60元/斤,不虚高也不贱卖,如今,汶川的车厘子基本不愁销。除此,他还复壮了5000亩20年的茶园以及800 亩数百年的古茶园。2018年,全县茶叶鲜叶产值就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

常年基层工作浸泡出来“农民味”

2016年刚到汶川时,郭祥兴问一些干部有没有脱贫产业思路,有干部说:“我都不急你急啥,挂职的,耍就是了。”“5·12”重建中,前来挂职、帮扶等的干部络绎不绝,早晚是要回去的,从干部到百姓都习惯了,也没什么期待。

但郭祥兴闲不住。对上,他汇报了上万字的工作思路;对下,化身一线农技员。挂职三年,有五六百天都在田里,说是书记其实是农民,“农民书记”此名不虚。这样的工作风格有其渊源。

郭祥兴最早在达州万源市青花镇做党委书记,多次获得市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荣誉。在造林处防沙治沙工作中,更与文化、语言不通的藏族同胞沟通,这些都锻炼了他“到群众中去”的能力。

有的干部与群众有距离,不是指形式上的距离,而是一种状态——一些干部即便同群众坐一条板凳,从其肢体语言也看出气场“不搭”。而郭祥兴随便穿什么,迷彩衣也好,西裤衬衫也好,就觉得不是外人。“一边干工作,一边村民的豆花、腊肉都没少吃。”郭祥兴说道,大概就是在百家饭里,自己跟他们染上了同一种味道,就是“农民味”。

在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中,郭祥兴也想办法跟农民“靠拢”,这方面在技术培训上尤为明显。“发传单是无效宣传,说花芽枝、结果枝这些术语,农民听不懂也不听。”郭祥兴说,为此,他编了大量朗朗上口的“口诀”:大棒棒(主枝)亮堂堂、小桩桩(分枝)稀朗朗,远看绿油油(叶子多),近看毛脚杆(李子挂果)。爷爷立中间、八女四边转,孙子(侧枝)两边靠,切忌背上站(逆生枝要砍掉)。还有栽竹子的要点:立栽树、斜栽竹,口朝天、水灌满,窝大坑圆细土填……

6月28日,郭祥兴给省林草局做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报告,接到汶川县周达村村长李国文的电话,说给他带了些车厘子来。虽然已回到原岗位三个月,这些来自山里的味道,好像也在提醒他,不要忘掉“农民味儿”。

新闻推荐

做强县域经济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充分释放发展新活力

省政协常委、泸州市政协主席田亚东川南经济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富则国家富。党的...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