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朵朵映岷江 铁锤声声传经年 在众多的头衔中,杨维强最重视的是“羌族银饰锻造技艺传人”和“维强羌族银饰博物馆馆长”的称号,前者是薪火相传的立身之本,后者所珍藏

阿坝日报 2019-01-18 08:13 大字

羌族是一个非常钟情银饰的民族,爱其洁白,珍其无暇。羌族妇女从头到脚无处不饰,头帕、胸牌、耳环、手戒、腰带以及各种挂饰,琳琅环佩、摇曳生姿。而羌族男子则喜好银制的烟斗、烟盒、银腰带、银柄刀具、银制火镰等,以彰显富裕雄健之姿。虽白银不如黄金昂贵,但它却为搭配羌族服饰一直存在着,当地女孩子出嫁,娘家陪奁的全套银首饰更是缺一不可。

■雷子何丽英 记者 杨俊

A传承在光与火中精益求精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生于银匠世家的杨维强正值青春年华,从小在环佩叮当声中长大的他,追随父亲刻苦学习锻造银饰、雕花、木雕等古羌传统手艺。为了学好这些手工绝活,杨维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银器是雪白而耀眼的,它仿佛闪烁着一种灵性的光芒。但是制作银饰却需要经过化银、铸料、成型、錾花、焊接、清洗等十多个工艺流程。从银料熔化,制成薄片、银条打磨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或编织成型,最后,放入白矾水中煮白,再用布擦至发亮即告完成。这其中,最难把握的是錾刻与焊接。錾刻的掌握全凭手上的感觉,用力过大容易将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突显纹理的层次感,这是检验一个银匠师傅技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焊接时火候过大会熔化掉某个局部,前期的制作就会功亏一篑,火候过小则焊接不牢靠,容易被损坏。为了掌握好这些技术,杨维强常常通宵达旦,反复尝试。从小父亲的技艺熏陶早已浸入杨维强的骨髓,凭借过人的聪慧和艺术天赋,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杨维强掌握了一套十分娴熟的银饰制作技艺。当一件件作品经过光与火,铁锤与灵感完美融合,一件件艺术品优雅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杨维强仿佛完成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每每看着藏地羌区周围逢场、赴宴、过节时,妇女们都佩戴者自己制作的银花、银月、银纽扣等饰品,他的喜悦之情溢满胸口。

从艺至今,他的银器饰品因品种多样、造型奇美、工艺精巧深受当地羌族百姓喜爱。如果说接触银饰制作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如今,杨维强早已将它升华为了艺术创作。当掌握了传统制作技艺后,杨维强又开始了大胆创新,尝试将民族技艺和时代融合,制作贴近时代的手工艺品,为古老技艺注入新鲜血液。他博采众长,将其他民族优秀技法结合本民族技艺融入作品中,让羌族银饰技艺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芒。

正是由于像杨维强这样植根民族土壤,坚守民族技艺传承的工匠不懈努力,2006年羌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阿坝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名录。杨维强也被授予“四川省茂县羌族银饰锻造技艺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人”的称号。

B守望融入信仰的文化坚守

追根溯源,杨维强的爷爷是清光绪26年(即1900年)的进士,他们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爷爷对民族文化不仅推崇而且颇有研究,特别是银饰锻造技艺对杨维强的影响不仅仅是血源上的,更是对他以后的羌文化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杨维强介绍说:“大凡羌族地区的每一件银制品,无论大小、形状如何、银身都饰有大量精美图案,多嵌有珍珠、玛瑙等,做工考究、外形精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件金银制品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羌族历史久远,文化独特,在银饰锻制工艺上,一代又一代银匠,在吸纳与创新中已将形成活态的瑰宝在世间绽放,那也是我们羌族特有的基因密码。”

杨维强常说:“羌族银饰曾经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个纹饰、字符都有独特含义,用机械是做不出来的。因此,每件饰品都饱含制着工匠对文化的理解,是其情感的寄托,而不是冰冷的程式化的产品。”在他眼里,每件作品,都是生活的印记,是要细细打磨的美好时光。

当杨维强制作的银饰逐渐被老百姓青睐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饰品的风格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跟上时代新潮,到银饰品店来改制银饰的人也越来越多。看着一件件拥有数百年历史,几辈人辛苦置下的银饰毁于散落的现代银器店时,他的心在颤抖,但仅仅扼腕叹息是毫无意义的。杨维强觉得应该做些什么,他总觉得有一种使命在召唤着他!于是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旋后生根,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收藏道路。

C拯救收藏之路的无悔追寻

因为痴迷,因为梦想,杨维强踏上了一条荆棘坎坷的收藏长路。

在他印象里有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当年为了收藏一套羌医按摩银针他跑了13年,那套银针共有10支,大约制作于清中期年间,堪称古羌医工具中的绝品,系茂县土门乡磨爬村一位秦姓的羌医行医之用。老人家住在深山,距离县城很远,以前单边步行一趟就需要4个小时。杨维强为了将这副银针收藏,他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老人家喜欢喝酒,杨维强就每年往大山里面跑一趟,给老人家带上几瓶好酒,在他面前绝口不提银针的事情,只是像个远房侄子一般陪他喝酒聊天。老人家去世后,杨维强又专程去给老人家上香,数年的坚持终于感动了老人家的儿子。2004年,杨维强如愿以偿获得了这副银针,现在陈列在自己的“维强羌族银饰博物馆”里。

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他不计价格倾囊购买,仅一件清朝时期的新娘嫁衣在二十年前他就花费了一对金镯子。在杨维强看来,“一本已经发黄的线装古羌天书,一扇清代中期的石牌坊门,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200年前羌人的生活,感受到古羌文化的源远流长。”

随着藏品的不断涌入,杨维强发现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珍贵文物消亡殆尽,拯救迫在眉睫。于是,他的收藏开始涉猎其他门类,家具、瓷器、陶器、古书籍、民俗品……只要能够代表茂县地区、代表羌族文化的各类物件都被他收入囊中。

尽管杨维强在茂县城内开了一家工艺美术品商店,将其所赚的钱投入其中。但这远远不够,他将自家的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了120万元的贷款,目前尚有40万元尚未偿还。放着宽裕富足的日子不过,举债筹建博物馆让周围的人大为不解,大家都认为他只是一时兴起,终究会败于现实。眼见家里的钱被他用光了,还欠了亲戚朋友很多钱,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杨维强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他继续一边做银饰,一边搞收藏,欣慰的是家人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016年10月2日,收藏了数千件文物的维强羌族银饰博物馆正式开业,为此倾注半生心血的杨维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家博物馆从萌生创立念头、收集文物、陈列布置、申报获批到如今顺利开馆,犹如把一个幼儿抚养成长,杨维强付出了太多。对于自费兴办博物馆的原因,杨维强说,那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为了传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精髓。

D见证梦想化鹰展翅翱翔

为办好博物馆,杨维强扩大宣传,举办了几次个人展,渐渐地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所做的事,一些专家、学者听说他收藏了许多羌族银饰,慕名而来。杨维强常常以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勉励自己。他始终相信过去的付出,会让今天收获最美的芬芳。杨维强的努力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肯定和认可。2016年7月,维强民族博物馆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4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获得了文物博览奖。

如今,维强羌族银饰博物馆早已走上正轨,意味着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但杨维强表示,维强博物馆现在所有的藏品已经注册,成为国家文化财产的一部分,而且将免费对外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将其发展为中小学的教育基地。仅2018年,维强民族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23次,接待包括中小学生、专家学者、社会爱好者2100余人次。

正因如此,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杨维强这样的制作世家不但在当地有口皆碑,而他创立的维强羌族银饰博物馆,更是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延续民族古老的记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对羌文化的推广传承产生了极大地社会辐射效应。也为羌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建立了新平台、拓展了新思路,可谓是茂县羌族文化发展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手记

杨维强的事例只是阿坝州众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一个缩影。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为让优秀的非遗项目薪火相传,他们心无旁骛,兢兢业业,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默默无闻、耐住寂寞,不断创新、日益精湛的技艺,都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和歌颂;同时,杨维强在传承中自觉肩负起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使命,用他毕生心血铸就民族文化新生,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敬畏它、亲近它,用一颗赤子之心重铸民族文化辉煌。

新闻推荐

着力打造“农民夜校” 示范实践基地

本报讯今年以来,茂县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南新镇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师资、品种、技术等优势,着力打造“农民夜校”示...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