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演进史”:治水能力越强创造文明的能力越大

四川日报 2018-10-24 06:27 大字

□本报记者吴晓铃

环境究竟能对区域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都平原从水患不断到水旱从人的“演进史”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0月23日,记者从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成都平原曾经经历了一个气候干冷的过程,这使原本河湖纵横的成都平原有了更多干旱地带,居住在成都平原周边高山上的先民,才得以逐渐进入成都平原,不断摸索出治水方法,使成都平原更宜居。

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兰介绍,根据目前发现的考古材料,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宝墩古址所处的地带,在距今7000年左右并不适宜居住,“考古发现当时这里有大量河道,而河道中发现大量乌木,直径达30厘米至50厘米,这需要相当强劲的水流才能推移过来。”在距今6500年至5000年时,这些河流冲击形成的次生堆积、淤泥逐渐干涸,最终在距今5500年至5000年左右,和原生台地一起形成了宝墩遗址的生活平台。也就是在此时,成都平原的先民从盘桓在茂县营盘山遗址一带,开始进入成都平原,并在距今4500年左右进入宝墩。

考古学者们发现,即使进入成都平原,古蜀先民们也一直在与水患进行斗争。宝墩遗址现场负责人唐淼介绍,“我们发现的宝墩城墙,现存底部最宽处达二三十米,顶部最宽处残存十多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墙残高七八米。这样的城墙,具有防洪作用,而宽大城墙还可在洪水来临时供人们避难,并兼具防御功能。”

与洪水的抗争,从古蜀先民进入成都平原开始就一直持续进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黄明介绍,在对距今4000年前后的温江红桥村遗址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具有明显夯土痕迹的护岸堤,这是在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水利设施,说明在进入成都平原的数百年间,古蜀先民的防洪水利技术已在不断提高。有意思的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恰巧也在距今4500年至3700年的时间段。

南京大学教授朱诚认为,从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环境考古来看,人们治水能力越强,创造文明的能力就越大。当李冰修好都江堰,成都平原最终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新闻推荐

阿坝史话 唐置剑南道

建置沿革唐初,沿袭隋制。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今阿坝州境域初为剑南道,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川道时,划属剑...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