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解读宝墩文化——宝墩文化的兴起与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宝墩古城出土文物
宝墩古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川西平原地区水文环境改善,黄河上游人类文化的南下,促进了川西平原地区的文化发展,遂加入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大潮之中。“以前,大家普遍认为,成都平原的历史文化是相对滞后的,宝墩遗址的出现,找到了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将成都的历史带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在王巍看来,宝墩文化的意义不止于此。“我们探究中华文明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以成都平原为代表,如果没有宝墩,那这一块就是一个空白。宝墩文化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昨日,从事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兴起的环境背景研究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兰向记者透露,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的兴起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宝墩时期的古蜀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也展现出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
干冷事件
让宝墩人定居成都平原
提及宝墩文化,让人最好奇的无疑是宝墩人从何而来?李兰告诉记者,宝墩人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个是从西北往南,经过广元到宝墩;另一个从长江中游溯江而上到宝墩;也有认为是从周围的山地和丘陵而来的说法。王巍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川西平原地区水文环境改善,黄河上游人类文化的南下,促进了川西平原地区的文化发展,遂加入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大潮之中。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考古专家们发现了茂县营盘山遗址和金川刘家寨遗址。它们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从它们的特征来看,跟中国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十分相近,这里,应该就是马家窑文化分布区。”此后,这一文化沿着岷江迁徙,逐渐发展成为成都“本土文化”宝墩文化。介于川西山区和成都平原的什邡,曾发现了桂圆桥遗址,该遗址第一期遗存年代介于营盘山文化与宝墩文化之间。这刚好填补了营盘山文化与宝墩文化之间的缺环,印证了宝墩文化的发展史。
为何在5000年前,人们会在宝墩定居下来?李兰解释道,以前,成都平原西部山地正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降水十分充沛。其上发源了大大小小几十条河流,在地势的制约下,都流向成都平原,加上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岷江也通过都江堰流入成都平原,因此成都平原是一个水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一个水患十分严重的区域。4500年前,整个中国气候甚至世界气候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发生了干冷事件。“干冷事件对于其他地区也许是灾难,但对于成都平原也许真是一件好事。干旱的发生,让这里的沼泽渐渐消失,在5000多年前,宝墩文化的先民正是在这样一个区域逐渐兴起和发展。”李兰解释道。
宝墩
天府农业的开端
早在1995年,宝墩古城就已初露端倪。一座长1000米、宽600米的古城被发现。当时,这已是四川乃至中国西南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宝墩古城外城的发现,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古城不简单,它的面积仅次于浙江余姚良渚古城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在距今4500年到3700年的时候,成都平原已不是蛮荒之地,而是城邦林立,人口众多的富饶沃土了。
宝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唐淼向记者透露,通过环境考古,专家们发现在7000多年前,宝墩遗址的所在地是一个大河纵横之地。在这里发现了直径达30厘米的乌木,证明了当时大河的水量之大。6500年前,河水逐渐干涸,形成了红土台地。距今5000年左右,宝墩人在成都平原定居下来。有意思的是,宝墩人选择了红土台地与河道之间的区域生活。“为啥选择这里,这是古蜀人的智慧展现,既要避水,也要利用水。”唐淼说,宝墩人种植物从小米时代开启了水稻时代,开始养殖猪、羊,可谓是天府农业的开端。
城墙
凝结古蜀人的智慧
“宝墩人来到成都平原后,第一件事就是建城墙。”唐淼笑着说,城墙的功能是什么?修城墙其中一个功能,可能是挡水。“宝墩人不光修城墙,还修城壕。城墙挡水,城壕泄水,形成了对水抵御的体系,逐级挡水的体系很有效。”他说,现在看到宝墩人的双重城墙挡水,效果好,外墙冲破了,但内城没冲破过。通过考古发现,宝墩内城到汉代才被冲破过。此外,宝墩城墙还有防御、避难的功能。唐淼说,宝墩人不断和自然抗争,不断调整生存空间,展现了古蜀人的智慧。
本报记者 王嘉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茂县公安局精心组织、多警联动、多措并举,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