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茂县构筑新增长点

四川日报 2018-05-12 07:55 大字

5月10日,茂县古羌城举行盛大开城仪式。这里已成为人们认识羌族、了解并研究羌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本报记者徐莉莎摄

5月8日至10日,记者在“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活动中,走访茂县多地,见到震后10年,羌文化得到系统的保护和传承,正逐渐成为茂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报记者徐莉莎山西日报记者张毅杨帆

从载体到内容 强化羌文化遗产保护

5月10日一早,茂县的中国羌族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39名来自山西的援建代表。在大厅,时任山西建工集团董事长的张玉平驻足良久,听博物馆副馆长李明介绍情况——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由3600多平方米变成了现在的10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扩大了4倍多,藏品达一万余件。

张玉平的关注不仅因为这座博物馆由山西援建,山西建工集团修建,更因为博物馆的震后重生,代表了羌文化在震后得到的长足发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茂县境内的古羌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2008年10月,文化部正式批复授牌建立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国家层面支持羌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我们紧抓这个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保护、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为抓手,着力推进羌文化传承和保护”,茂县副县长卞思雨介绍,除了投资6亿多元,建成集羌文化传承保护、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中国古羌城外,还投资1.2亿元,重建了中国羌族博物馆;新建羌医、羌药、羌绣非物质文化传习中心。

茂县还组织全县文化保护工作者及部分羌文化研学爱好者深入各乡镇,走村入户,对羌语言、音乐、舞蹈等进行收录保护,现已完成非遗数据库建设;根据县域内5个片区独特的羌文化进行项目包装,推出了“水神节”“瓦尔俄足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积极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练好文化内功 产业发展有灵魂

5月9日,30岁的羌族妇女李昌群在培训班学习绷架上制作羌绣。她是茂县羌绣传承人李兴秀的学生,绷架上绣花更慢,但效果更好。这个由政府组织的免费羌绣(中级)培训班,李昌群已经上了三个月。之后她还与李兴秀的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品加工生产回收协议。像李昌群这样的学生,李兴秀有两万多个。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羌绣这门手艺在震后不仅没有失传,10年来还不断发展,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功臣”。

读完免费培训班,李昌群可以一边照顾在县城里读书的孩子,一边做些羌绣补贴家用。目前,全县共发展了3家羌绣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年产羌绣产品8000多件,年产值达500多万元,羌绣从业人员月均收入达1500多元。

羌绣还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文化的内功练好了,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自然有了灵魂”,卞思雨说,据茂县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至2017年末,中国古羌城共接待海内外游客和专家学者260万人次。

阿坝州委常委、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告诉记者,目前茂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转型升级、富农惠民的先导产业。201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较2008年增长12.35倍,旅游综合收入较2008年增长28.4倍。

人物

羌城上盛开的一朵羊角花

□山西日报记者杨帆张毅本报记者徐莉莎

28岁的徐娅是一名羌族姑娘。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就读于茂县中学的她正值高三。她在板房里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后来,返乡工作,报答家乡。

如今,徐娅是茂县电视台的一名部门主任。“大学毕业后,本想留在繁华的成都,可看到灾后重建后的家乡时,我就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回到家乡,为家乡做点什么。”

“当我第一眼看到由山西援建的茂县电视台办公大楼时,你不知道我有多兴奋!真的要感谢山西,感谢山西人民!”一提到“山西”两个字,徐娅既兴奋又激动,她说茂县百姓现在的好日子,源于山西的援建搭起了一个好基础。

徐娅的老家在茂县渭门乡椒元村小寨组,村里重建后的房子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即使家在很偏远的山村村民,都可以每天洗上热水澡了,这在1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地震之前,村里基本靠种玉米、种土豆、养猪等产业自给自足。家园重建后,产业结构也得以调整,种植羌脆李、枇杷等水果销售,全家的收入如今已翻了好几番。徐娅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是干农活长大的,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父母以前连一元钱一瓶的矿泉水也舍不得买。现在家里收入高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她也成家生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徐娅话语朴实,从她的身上,可以反映出10年间茂县人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经历过灾难的徐娅,也更加懂得珍惜与感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无私地伸出援手,却不求回报。

去年6月24日,茂县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还在哺乳期的徐娅,毅然放下孩子,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参与报道救灾。“我只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帮助到一个家庭,不让他们骨肉分离,我心里都会好过一点。”

就像羌城上盛开的一朵羊角花,徐娅含蓄安静,却充满了生机与力量,默默守护着想要守护的人,善良而勇敢。

手记

从26岁到36岁灾区是我十年的牵挂

□山西日报记者杨帆

10年内4次赴川,我学了一口音调“婉转”的四川话。说得不标准,但是我要说,因为我和四川、和四川人太亲了!10年,我从26岁到36岁,在漫漫长河中,不过光阴一瞬;在经历了巨大变迁的灾区,却足以令人有沧海桑田之叹!灾区迎来了新曙光。

2008年5月18日,汶川特大地震后第6天,我随山西首批抗震救灾防疫队途经广元市青川县,到达绵阳市平武县进行一线救援与报道。后因山西省对口援建阿坝州茂县,我又先后两次入川到茂县采访。这是我第4次赴川。这次受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邀请,参加“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活动,5月7日到达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再赴山西对口支援的茂县,看巨变、话发展。

就这样,我来了,一次又一次。说4次赴川的感受——第一次,力量;第二次,希望;第三次,重生;第四次,巨变。

茂县我来得最多,一共有3次。通过10年的振兴发展,那座“废墟上的孤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面貌焕然一新。集市内热热闹闹的,很多当地老百姓都穿着民族服装来来往往,日子过得红火而自在。

茂县人民善良淳朴,时刻将感恩铭记于心。在茂县,你到处可以看到“山西援建”的字样。我们走进“羌银”铺,老板一听我是山西人,就说会给折扣。好像你走到茂县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人都知道山西人,都会感激山西人,你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的永远都是和善与亲切。

汶川10年,去过一线,所以经历了牵挂。对这里,我也牵挂了10年。看到灾区10年后的样子,我想我可以放心了。真心地祝愿,这里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彩。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新闻推荐

羌绣培训有了标准教材

4月19日,在阿坝州兴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茂县羌族绣娘李兴秀(右一)给当地群众讲解羌绣制作要领。本报记者李向雨摄4月19日,在阿坝州兴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当地群众正在学习绣羌绣。阿坝羌绣一针一线“绣...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