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圆舞之 羌族“萨朗”
■周利庚龚绍珍
羌族“萨朗”是中国羌族独有的代表性文化,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萨朗,原为羌语北方言词汇,意为“唱起来、跳起来”,是当地羌族人民娱己娱神的重要手段。“萨朗”后引申为所有歌舞,并扩大词义为羌族歌舞的统称。
羌族“萨朗”是典型的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在羌族及其周边地区和涉羌地区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羌族“萨朗”除了继续承载民族的传统,更发展成为现代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羌族萨朗属于集体性歌舞,由一能歌善舞者领头,男女分列拉手成圈,边唱边跳,动作灵活多样,所唱歌曲多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民歌,主要用羌语演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萨朗,单指一种类型的羌族歌舞艺术形式,发源于羌语北部方言区,第一步踏右脚,最后一步左脚起跳右脚抬起,中间变化若干。程序大体是这样的:男女分性别牵手围成一个不封口的圆圈,由领头(最右边)的男或女起头唱歌,后面一排重复应和。歌曲以羌语(甚至是古语、方言)居多,二、三句歌较为普遍。
待整首轮番唱完后开始踏脚起舞,先逆时针(向右)缓步行进。舞步和歌曲的节奏、领头人的风格息息相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起步舞都是脚不离地的。随着歌曲节奏加快,舞步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在最后一步(左脚跳)还可以进行180°或360°转圈。当队伍手拉手顺时针(向左)行进时候,通常会变换为连踢脚的舞步,因此队伍最末的那名舞者也应是萨朗高手。
最后,换回起步舞或者踢踏舞步逆时针行进到完成本段,完毕时由领头列齐呼“吓喂”,另一列以“呀喂”应之。诸如《羌魂》第一章节、《ximi na ssem》、《邛啦耶果》等,均为狭义的萨朗。
广义的萨朗,是指类似于上述狭义的萨朗这样的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圆圈歌舞。这里面包括了羌族的萨朗、席不搓(宴席舞)、莫恩纳沙(羊皮鼓舞)、卡斯达温(跳铠甲)、ssem na sowa(礼仪舞)、对襟步等等。在这些歌舞中,萨朗是最为普及、最具代表性的。萨朗词义发生扩大的主要代表原因是,在茂县2007年新编的萨朗舞专辑《羌族萨朗》吸纳、融入了其他舞种(或一些动作)。
羌族萨朗也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喜事“萨朗”广泛用于自娱自乐、节日庆典、文化交流、日常健身等,忧事“萨朗”则在祭祀、丧葬等场合出现,主要用于娱神娱鬼。喜事“萨朗”与忧事“萨朗”的歌曲区别十分明显,舞蹈动作区别主要在于快慢节奏。
(部分文字整理于网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袁媛周末一大早,北川羌族自治县坝底乡光荣村3组村民王明松就在自己院子里忙活开了。喂猪、清扫、修补猪圈……王明松一边干活,一边跟父母讨论着今年的计划,“现在猪儿卖得到好价格,今年我...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