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里雨里,有人守护你

攀枝花日报 2017-07-07 07:33 大字

□本报记者 吴禹涵

7月6日19时47分,瓜子坪攀北社区灯光球场。

居民们享受着凉爽的微风,或跳着广场舞,或悠闲地散步,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然而新民路352号6栋后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温昭元却轻松不起来——天上的乌云正在慢慢堆积,正应了攀枝花气象台不久前发布的暴雨天气预警,他的职责提醒他,要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穿上雨靴,拿起手电,骑上巡逻摩托,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温昭元一边巡逻,一边扯着嗓子喊:“各位居民注意!今晚可能要下大暴雨!请大家提前做好防灾准备!”温昭元的嗓门甚至盖过了广场舞的音乐声。居民刘女士停下脚步,略带调侃地问道:“温师傅,今晚你还睡得了瞌睡不?”“下暴雨了怎么还能睡觉?大家的安全怎么保障?”温昭元瞪圆了眼睛,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20时02分,空气中已经有了大雨来临前独特的“水汽”味道。这时,温师傅已经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他指着一处边坡说:“这里就是我负责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虽然经过了治理,但是还需要观察,暴雨来了也要做好监测工作。”

温师傅介绍,虽然他的任务只是监测隐患点,但是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在巡逻监测的过程当中,他也会兼顾这些地方。“6月28日晚上那场大雨冲了些石头下来。”温师傅指着路边一处边坡说道。

20时24分,雨前的监测结束了,尚未有雨点落下,只有雷鸣不断,不知是不是听从了温师傅的预警,广场上的居民已经陆续回家,只有少数几人还在外盘桓。温师傅回到办公室,记录下监测的情况。

温师傅今年68岁,是原攀钢冶建三公司的一名干部,先后当过保卫科干事、民政信访调解员、离退休科主办科员等,去年被市国土资源局聘为新民路352号6栋后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他们聘我,一是因为我熟悉情况,二是因为我认真负责。”温师傅说,“作为一名监测员,既要能够掌握监测方法,还要能够分析数据,既要能够识别灾害前兆,也要能够开展应急自救,这些素质我都具备,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提醒自己冲锋在前,把群众的安危系在心上,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干踏实。”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温师傅说,为了干好这份工作,他开的是自己买的摩托车,用的是自己买的强光手电,雨靴雨衣都是自己掏钱买的,家人为此曾竭力反对。“他们问我,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付出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回报?我说我要趁着精力旺盛发挥余热,如果能够被人认可,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温师傅说,时间久了,家里人拗不过他,最终也慢慢理解他了。

“这几天,四川茂县泥石流灾害的惨象时常在我眼前浮现,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是看到新闻中妻离子散的场面,我感到非常揪心。”温师傅说,越是揪心,就越是感到责任重大。攀北社区依山而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党和人民把这样责任重大的任务交付给他,是对他的信任,他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以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时07分,雨渐渐下大了,温师傅站起身来,认真清点他的装备。他说,暴雨不知什么时候会来,也许是凌晨两点,也许是第二天上午,也许会“爽约”,但他仍会提高警惕,等待它的到来,就像是一场没有约定时间的约会,而他永远是不会缺席的一方。

新闻推荐

中国首个公益大数据开放平台发布

当今时代,“大数据”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而在方兴未艾的公益领域,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却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为了填补中国公益领域的这一空白,由三秦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及全国100多家主流媒...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