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茂县农民成都献才艺 “文化扶贫”吹响特色旅游号角

西南商报 2016-11-22 00:00 大字

□张娅 特约记者 何清海 本报记者 魏文红 文/图

16日,在四川交响乐团的对口帮扶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松坪沟乡岩窝村原生态文化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17日,这支由43名村民组成的演出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成都,在四川省川剧院为成都观众带去一台原生态的文化大餐,为期两天的演出好评如潮。村民们通过完美的舞台演绎,让更多的成都市民知道了他们的家乡——松坪沟,一处风光旖旎的羌族旅游胜地。

西南商报记者从茂县宣传部了解到,今年7月份,在松坪沟举办的转山会上,四川交响乐团组织当地群众,把羌族歌曲与现代交响乐有机结合,并挑选出当地43名村民参与,经过两个月多的排练,打造出了一台“土洋”结合的文艺节目,“转山会”亮相后,让人耳目一新。为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让更多村民们吃上“旅游饭”,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村民们决定一显身手,将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家乡的旅游资源推向成都大舞台。于是,以“文化扶贫”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节目走向大都市,两天的演出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松坪沟旅游景区也因此爆红。

据茂县宣传部负责人介绍,本次演出的所有演员都是松坪沟乡岩窝村本地村民,整台演出包括羌族多声部演唱、羌笛及口弦演奏、羌族歌舞等原生态非遗项目表演等都是民族气息浓郁的“土特产”。通过四川省交响乐团专业老师历时两个多月的排练后,达到一定专业水平,这种以舞台形式的羌族原生态文艺演出,将羌民族千百年来“转山会”的精髓搬上大舞台,让人耳目一新,成都首演斩获成功,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在四川交响乐团的大力帮扶下,岩窝村在发展自身旅游业的同时,通过发展羌文化、传承羌文化,把文化扶贫落到实处,让岩窝村村民们从根本上“富”了起来。

目前,岩窝村的羌文化和特色旅游业,与日益剧增的游客一步步向前迈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独特的乡村品牌形象伴随着“文化扶贫”双轨并进、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紧连松坪沟景区的岩窝村尚未完全开发,这里山水碧绿幽蓝,被人称为“小九寨”,适合喜欢自然景色的游客前来游玩。春日观花,夏日避暑,秋日看红叶,冬日可到沟尾最深处的高山看雪景。如果想体会羌族原生态文化,还可以住在羌家农院,尝尝羌家土菜,从味蕾和视觉上一起品味松坪沟的景色与文化。

新闻推荐

第四届四川农博会开馆

11月10日,市民在农博会展厅抢购。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力摄影吕甲)11月10日上午9时许,备受瞩目的第四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新会展中心开馆。记者从省委农工委了解到,本届农博会以“全面开放合作,促进...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