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民致富增收有了新路子 ——茂县黑虎乡蔼紫关村林麝养殖见闻

阿坝日报 2016-05-18 13:50 大字

■实习记者杨骁记者杨刚

高高的围墙,奔跑的林麝……4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群山怀抱中的茂县黑虎乡蔼紫关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映入眼帘,而一座占地22亩的林麝养殖场在苍翠的群山间格外惹眼。

2014年,国康林麝科技有限公司在蔼紫关村投资近500万元修建林麝养殖场。去年10月,养殖场从都江堰林麝研究所引进的首批28只种麝在蔼紫关村“安家落户”。在养殖场地带动下,该村群众围绕林麝养殖探索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科学化管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和谐统一

林麝又名香獐,因雄麝分泌和贮存的麝香有“软黄金”之称,经济价值极高。正因如此,林麝长期屡遭非法捕杀,数量急剧下降,已成为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人工养殖林麝,不仅能让这一濒危物种继续繁衍生息,还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的和谐统一。

走进养殖场,该公司负责人段子勇便忍不住“抱怨”起来:“养林麝估计比养熊猫都还要难!要喂好食物、注意防疫、保证充足的阳光,还要注意不能让它们逃跑、受惊吓,我们的饲养员在林麝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林麝的圈舍围墙至少有3.5米高,围墙上还有1.5米左右的铁丝网。围墙一定要高,不然林麝会跳出去。”段子勇告诉记者,林麝弹跳力惊人,能从平地跳起2米以上,所以防止林麝“翻墙”逃跑成了圈舍设计最大的“关注点”。

别看林麝运动能力惊人,可说起它的“性格”,用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形容最贴切不过,就连天天和它们相处的饲养员在喂食时,都会躲得远远的,如果记者想近距离接触更是难上加难。在饲养员的带领下,记者轻手轻脚地进入了獐舍上方的走廊,俯视圈舍中的林麝。然而陌生人的到访似乎很不受欢迎,正在休息的林麝立刻如惊弓之鸟狂奔乱跳。

“平时的饮食要注意营养搭

配,防疫和治病也不能用普通的兽药,必须要用人的药,隔三差五还得喂些酵母片来促进消化。”段子勇告诉记者,如何增加食物营养和降低养殖成本一直是养殖场考虑的重点。为此,他们不仅要喂养普通的草料,还要购买蔬菜和水果,为林麝“加餐”。

段子勇告诉记者,养殖场在当初选址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阳光的问题,因为无论雄麝分泌产香还是雌麝产仔,都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阳光。而在林麝晒太阳的时候,其他人是绝对禁止进入养殖场的,以免惊扰到这些“宝贝”。

“等幼麝产下来以后,我们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段子勇指着圈舍后的一片空地告诉记者,公司正在继续修建圈舍,陆续引进种麝,最终实现220只以上的养殖规模。

互惠互利,走出致富增收路

养殖场建在蔼紫关村,能为全村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成了当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养殖场从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成了我们村致富增收最大希望。”蔼紫关村村委会主任王宗荣说,尽管养獐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为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开好了头。

蔼紫关村是茂县有名的贫困村。过去,当地群众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近年来,该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蔬菜,但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无法绝对保证群众能够有高收益。

“所需大量的蔬菜、水果作为林麝的精饲料,养殖场都会从老百姓那里购买。”王宗荣告诉记者,蔬菜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养殖场会按高于行情的价格向蔼紫关村村民收购蔬菜,以保证村民的收入。

养殖场和群众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年秋天,青脆李树树叶快要枯黄掉落的时候,养殖场会按每斤1.5元的价格收购李子树叶。王宗荣告诉记者,青脆李树叶本来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废品”,能“变废为宝”增加群众收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今年养殖场计划收购5吨树叶,可以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15000元的收入。

“购买饲料只是我们帮助蔼紫关村群众增收的一部分。一个人富不算富,重要的是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我们正在计划让当地群众直接参与到饲养林麝的事业中。”据段子勇介绍,目前麝香的价格为每克300元左右,一只雄性林麝每年产出30克麝香,可获得收益9000元。

“我们初步计划向每一户人家免费发放一对种麝,每对种麝每年可以繁殖两只幼麝,一只返还给养殖场,另一只则归农户所有,而且出产的麝香养殖场会按统一价格回收。”段子勇说,目前养殖场林麝数量有限,所以发放种麝会首先考虑该村的贫困户,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养殖场的带动下,群众致富增收又多出了一条新路子。

新闻推荐

全州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000余人

本报讯(记者哈斯满秦远俊)6月17日,记者从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州万人就业促进计划现场会精神,全州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截止5月底,全州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3...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