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泥土香”根治“机关病” ——茂县构建“走基层”全覆盖格局纪实
■实习记者 颜天杰
记者 杨刚 子琦 袁娜
“这样的引水工程我们老百姓可是盼了好多年了!现在感觉干部和我们更亲了,不仅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还进行生产生活上的帮助,真的感谢他们。”土门乡新村村民卞文发说。针对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的人畜饮水难、农业灌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等问题,茂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启动实施“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全力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
去年以来,按照州委要求,茂县各级党员干部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听民声、建台帐、办实事,党群干群关系在干部务实作为中进一步密切。
分层分类,走基层全覆盖
“走基层”活动中,茂县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到困难集中、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构建“走基层”全覆盖格局。
在社区,该县深入开展“双报到”活动,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将按照就近原则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或服务岗位,经常性为居民提供帮扶服务。
在农村,该县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农民家庭,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帮助解决难题。
……
多闻“泥土香”,根治“机关病”,以构建“走基层”全覆盖工作格局为契机,该县各级党组织广泛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了解民生民情,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引领群众致富奔康,该县还推行“三带三联三问”制度。据了解,全县3494名机关党员干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与全县2万余户群众结对认亲,定期不定期走访联系户,完善农户基本情况档案2万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20个,办好事实事300余件,解决信访积案5件。
接“地气”,拉近干群关系
“干部现在走基层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连在我们百姓家吃个便饭都会给钱,群众得实惠的事也越来越多了……”随着干部作风的转变,群众心气顺了,干群关系也就拉得更近了,走在茂县的村村寨寨,到处都能听到群众的赞扬声。
事情有人办、困难有人帮、诉求有人管。茂县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们老百姓的事情,你们当官的就是一拖再拖。从今天等到明天,从上月等到下月,问题还是摆起……”在基层走访、征求意见过程中,茂县一些部门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刺耳声”。群众面对面提意见,干部难免会“红着脸,流着汗”。但正是沉下来与群众面对面,才找到了更多的问题和不足,也找准了整改的方向。
茂县白溪乡白溪村周盛斌和陈副菊两家,都属于单亲家庭,并且两个家庭都需要供养3个小孩读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帮扶负责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帮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据了解,该县针对以往村民反映村办公室“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问题,组建了一支由司法、派出所、民政、劳保、计生等业务骨干和驻村工作人员组成的“背包干部”服务队,对全乡7个村进行分组包片,统一挎上装有干部代办民事表和民意收集册的背包,下村入户收集村民意见和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目前,“背包干部”累计走访村民990余人次,共收集村民反映问题80余件,其中,办理完毕50余件。
胡尔村农作物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收入较低,人畜饮水困难,急需增设蓄水池,茂县城市管理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向相关单位联系提供技术引进资金,并解决了20吨水泥增修人畜饮水池。茂县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让服务群众有人可询、有账可查。
干部多跑100米,群众就能少走1000米。茂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说,能成群众的贴心人,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营造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干部的义务和责任。他们表示将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毛焕琼赵述旭)近日,茂县统战部、县工商联积极搭建平台,在全县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活动中,非公经济人士和非公企业积极响应,大力弘扬扶危济困...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