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真爱改变命运的轨迹——记茂县教育局职工林伯清

阿坝日报 2014-01-31 15:08 大字

27年来,她无怨无悔地用爱关爱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使鲜德宇这位朝鲜族汉子成为身残志不残的“轮椅上的工程师”。

26年里,她以深厚的母爱呵护着养子鲜林峰(车祸中留下的遗孤),不惜高昂的药费给孩子治病、辅导功课、教孩子各种生活技能,使智力偏弱还患有“垂体性侏儒症”的羌族孤儿取得了大专学历,“小矮人”蜕变成了周围人眼中的“正常人”。

看到这一切,你也许会想,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支撑着她走到今天,让一个有着三种不同民族的三口之家快乐、幸福地度过了27个不平凡的春秋。事实上二十多年来,有关她的点滴故事早就在茂县当地传为佳话,感动着羌寨山乡的每一个人。她叫林伯清,一位来自茂县教育局电教教仪站的普通职工。

用朴实的爱成就了高位截瘫的丈夫

时钟拨回到27年前,对林伯清而言,那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一年。

丈夫鲜德宇在结婚刚半年就因患脊髓脂肪瘤术后造成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二十多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就这样在床上或轮椅上让人伺候一辈子。

当时的丈夫心里像天塌了一样,什么想法都有,脾气也开始暴躁起来。看到丈夫当时的痛楚,林伯清知道,只有关爱才能让丈夫逐渐平息心中那些不该有的念想。为此,他鼓励丈夫以张海迪为榜样,努力使自己由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有用的人,让自己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也正是妻子的关爱与鼓励,鲜德宇没有颓废,而是选择继续工作、继续学习。如今,他被评为“四川省自强模范”。自强不息中,鲜德宇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人生前进的力量。

由于鲜德宇长期在轮椅上没有活动,所以身患褥疮、胰腺炎等多种疾病。20多年来,林伯清除了每天要打理家务外,还要给丈夫清洗褥疮、换药纱布、倒屎倒尿、打洗脸水……为了方便照顾他,林伯清还学会了注射、打点滴等护士的一些基本技能。27年如一日,她用辛勤的照顾和关爱成就着丈夫如今的成就。

慈母般的爱拯救了濒临残废的孤儿

26年前,有两位山寨羌族夫妇在一场车祸中失去生命,丢下了遍体鳞伤年仅5个多月大的孩子。

出于怜爱,在经过茂县公安局同意后,林伯清收养了这个不幸的孤儿,并为他取名鲜林峰。年幼的孩子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父母之爱,却也让林伯清、鲜德宇夫妇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当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她发现别的孩子都高出了自己孩子半个头或者一个头,而他却始终是小学三年级孩子一般的个头,智力也开始显现出比同龄人差,焦急万分的林伯清利用节假日将孩子带到成都的各个大医院医治,可孩子的身高依然没有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遇到了刚从国外归来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向承发教授,经诊断,孩子被确诊为“垂体性侏儒症”。医治这病要长期注射“生长激素”,费用很高。然而那时林伯清夫妇每月的工资仅五百多元,但为了孩子,她没有犹豫。在给孩子医治过程的几年中,她没有添置过衣服。积蓄用光了,就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林伯清和丈夫长期耐心地辅导下,孩子的治疗效果日渐显现。如今,鲜林峰不仅拿到了大专学历,身高也由原来的1.25米长到了今天的1.68米。昔日的“小矮人”如今已是“正常人”。对此,林伯清说:“我既然养了他,就要对他负责,哪怕有一丝希望,我要让他今后生活能够自理,他已经很不幸了,不能让他再度不幸。”

从曾经前方的路走不下去,到如今脚下的风景更加美丽。20多年了,林伯清及其一家人的故事,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人们常常在私下里议论林伯清,“林老师不容易哦,她的心太好了。”在身边的每一个人看来,林伯清就像春风细雨一般,用爱默默地成就着丈夫和儿子,用爱滋润着他们这个特殊的家,用爱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轨迹。

·记者李宏翔整理·

新闻推荐

茂县果树园艺培训在罗山村开班

本报讯(黄强)近日,茂县就业局在南新镇罗山村举办果树园艺培训班。罗山村果树种植户及相关从业人员近百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为期15天,结合当地果农实际和需要,安排集中培训10天,入户实地指导操作...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