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妇幼保健院院长王志强:做一个医联体的实践者
▲每周二上午,王志强都会在门诊看诊。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宁蕖“一年摸索 终见光明!”2020年12月2日,新津区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省级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现场评审,院长王志强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志强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医联体的实践者”。“医联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绝对是快速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一条明路”王志强心中有一个信念,“要用业绩来证明真理”。
“接到任务时,我的内心是摇摆的”
2019年8月,作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与新津区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环,从事妇产科工作 26 年的王志强接到了一个任务——到新津区妇幼保健院任业务副院长。
刚接到任务时,王志强的内心是摇摆的,“一个是有点缺乏信心,怕自己干不好,”他告诉记者,“还有就是考虑到孩子还小,之前我在马尔康支援,对孩子的成长已经很亏欠了。”
再三考虑后,王志强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希望能在自己服务期间,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给新津,切实地让每一位新津的老百姓成为医联体的受益者。”
初到妇保院时,眼前的景象给王志强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妇保院没有电梯,手术患者需要用担架抬上二楼,很难想象这是发生在2019 年的场景。”好在不久后,2020年1月,新津区妇幼保健院就搬迁至岷江创新城核心区域,新院区按照三级医院标准修建并配置相应设施设备,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张。
“所有问题都是思想的问题”
环境的改变让医院在硬件上有了质的提升,但在管理理念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志强很感慨,“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差、环境差……表象问题之下,最棘手的是思想的保守自满、拖沓推诿成了习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想了几个“土办法”——首先是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因为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在管理上还是缺乏经验,以前面对病人,只想如何和同事一起把患者服务好,现在既要面对病人,还要面对员工,更要思考医院的整体发展、如何快速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其次就是用“带头干”代替“口头指挥”,每周二上午,王志强都会坐诊高危产科门诊,并对家庭化产房进行查房指导,“只要干出了成绩,大家自然就会跟随你干。”
除此之外,王志强还积极协调资源,“因为背靠着新津区政府、新津区卫计局和我们妇儿中心医院几棵大树,利用好这个资源很重要。”两年多时间中,成都市妇儿中心医院先后派遣了32名专家到院,同时有5名专家都是常驻新津本地。此外,联体平台还开通了手术绿色通道,不仅带动医院三四级手术的水平提升,也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
“这样的医联体,就是我心里一点愿望”
“每一个想要发展而又未能如愿的医院,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如何解决真正融入地方和当地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医联体发展的内驱动力。”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志强对医联体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真正长效的医联体机制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把患者的利益和当地医院以及上级医院的利益统筹考虑。”
2021年1至11月,新津区妇幼保 健 院 全 院 业 务 收 入 同 比 增 长52.28%;医院活产数较去年增长24.52.%;成功开展了首例新生儿胸腔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首例新生儿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供氧……
“很欣慰能看到医院发展有了一些好的趋势,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收入增长、新津患者当地留存率也有了提升。”王志强说,“能够减少老百姓在医疗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让他们可以舒舒服服安安心心地在本地享受更多的医疗服务,这样的医联体,就是我心里一点愿望了。”
新闻推荐
《阿依姆姆》吟唱时代变迁的岁月歌谣——州文联在马尔康召开阿郎作品研讨会
■记者杨俊12月9日,阿坝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创作研讨会”——阿郎作品研讨会在马尔康召开,来自州内的...
马尔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尔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