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阿坝日报 2020-07-27 15:46 大字

第一节科技机构

四、科研机构

至清末,州内铁器的使用还不普遍。牧业逐水草而居,农业“刀耕火种”“轮荒耕作”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民国16年(1927年)官绅才在茂县办起了一家民生工厂,生产粗糙毛纺制品。民国23年松潘有3家手工制革业,威州出现了麸醋业,岷江上游一带出现了采金业。民国25年设立的“松潘县测候所”,是为阿坝地区设立的第一个科研机构。1958年后,人民政府陆续设立了阿坝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卧龙自然保护区、马尔康养獐试验场。1986年出现了第一个民办科研所——龙溪乡民办科研所。到1988年共设立了6个民办科研所。

阿坝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58年在马尔康县本真乡(现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成立。1990年有职工50人,其中科研人员23人(包括农艺师3人、高级农艺师5人),设作物研究室、植保研究室、土肥研究室。引进了中单2号、昆仑1号、昆仑3号、310号青稞良种,南湖塔、北斗星疫加马铃薯良种,自育阿单1—6号杂交玉米良种,岷山1—2号小麦良种等运用于全州。到1990年止,获州以上科技成果奖25项,其中农牧渔业部奖2项、省人民政府奖5项。

阿坝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959年3月在红原县刷经寺成立,1966年—1975年底几度撤并,1976年恢复。1989年底有职工54人、科研人员29人。设畜牧研究室、兽医研究室和由高、中、初级科技人员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以畜种改良、繁育、饲养、饲料综合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新药应用研究为主。到1989年止,获国家农委、国家科委及省州科技成果奖33项,荣誉奖15项。

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成立于马尔康,始有职工15人(含科研人员10人)。1962年精简机构,减少到6人。1965年撤销,1976年恢复。1990年有职工37人(含科技人员20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6人)。设造林研究室、林木、病虫研究室、经济林木研究室。1960年—1985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9项。有3项成果分别获省科学大会奖、省三等奖、州二等奖。1985年—1988年,共承担课题11个,有4项获州以上科技成果奖。

阿坝州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所1974年成立于马尔康,1976年迁址汶川。1974年有职工4人,1976年7人,1980年增至16人,1988年9人(含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5人)。1974年—1988年,承担科研项目12项,有5项分别获省、州科技成果奖。

阿坝州科技情报研究所1977年10月成立于马尔康,始有职工4人,1988年底有18人(含科技人员16人)。设文献资料室、情报研究室、声像室。1985年底储藏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6万册。1977年—1988年主编《阿坝科技》杂志,共出46期。编印《科技情况反应》《科技参考资料》500期。还编印了《实用技术集锦》《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等参考书。承担制作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泥炭综合利用的前期论证》《松茸开发》获州科技成果三等奖。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1976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草原工作站的基础上建立,所址:红原县邛溪镇。1978年—1980年隶属省科委和阿坝州委,1980年4月后隶属省畜牧局。设牧草育种栽培研究室、草原研究室、畜牧研究室、牧草实验室、情报图书资料室、化验室。1988年有职工90人(含副研究员12人、助理研究员21人、研究实习员和技术员19人),有草原、畜牧、畜医、农学、土化、植物分类化验分析、外语、生化、编译、育种等16个专业。有动植物标本3万余份(其中植物标本近3万份,共计168科1320余属、3000余种,鼠、虫及天敌标本3000余份)。1980年创刊《四川草原》,年发行量4000—6000册,已出版34期。1976年—1988年,在牧草育种、牧草栽培、草场资源调查、畜种资源调査、牧区士壤普查、草地的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地资源开发、畜种改良、家畜饲养等12个方面,开设科研项目58个,有21个项目获科技成果奖。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1963年在汶川县境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1978年保护区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和英雄沟大熊猫饲养场。1979年参加联合国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1980年与世界野生基金会(简称WWF)合作,1983年由基金会资助在核桃坪建成大熊猫研究中心。设生化、行为、繁殖、情报、生态、畜医6个研究试验室和600平方米的动物标本陈列室。1988年有职工53人(含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0多人)。编《大熊猫文献通报》,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尔康养獐试验场1958年建于马尔康县松岗乡(现马尔康市马尔镇),隶属四川省养麝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变野獐为家养的科学试验单位。1990年有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6人。设有养獐、养熊、饲料以及中西医药房、治疗、化验、原药加工等室。1973年同四川大学合作,写出《麝的泌香规律与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政府1978年科技成果奖。1985年高级工程师李时万首次开展活熊人工引流产胆研究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的空白。1984年王大中、李时万、王淑成进行人工活体取麝获得成功,获国家首次颁发的科技发明二等奖。

四级农科网60年代起,随着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活动,州内农村陆续开展了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1974年9月,阿坝州革委批转州科委、州农业局、州牧业局《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的意见》。县、公社、大队、生产队相继建立农业科学试验组织(简称四级农科网)。据1974年底给省科委的报表,州内13个县相继建立了农技站、畜牧兽医站,616个大队建立了农科队,101个生产队建立了农科组,2862人参加了科学实验活动。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四级农科网自行解体。

五、科技团体

把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成立某一科技领域内的学术团体,始于阿坝州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州科协)。1958年9月,中国科协在北京成立,并召开首届代表大会,州委宣传部干部陈尚志列席会议。12月,成立州科协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有陈尚志、唐柯丽2人。1966年,办事机构被撤销。1979年2月,州科协恢复,与州科委合署办公。州科委副主任杨国亮分管科协工作,配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科协日常事务。1983年5月,龙启贤调州科协任专职副主席。1984年10月州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马尔康召开,有正式代表200名,列席代表50名。选举出了第一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和委员。主席张明义(藏),副主席龙启贤(藏)、向贵万、余安乐(羌)、旦科(藏),秘书长陈云锋。

州科协成立后成为州内各县科协和各级学会、研究会的管理组织。在业务上指导各县科协,制定同级学术团体成立的必要条件。配合各级各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发展各种学术团体。1979年11月,州畜牧畜医学会在马尔康率先成立,1980年,州农学会、林学会、农牧机械学会相继成立,到1990年底,州科协组织、发展各种学术团体共42个,会员5500多人。

·州志办提供资料 记者 李祥珍 程萍 整理·

新闻推荐

阿坝组建地方专业扑火队

应急救援、群防群治阿坝组建地方专业扑火队本报讯(罗琪记者徐中成)7月10日,阿坝州在马尔康召开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推...

马尔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尔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