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乡村我们悲喜不已 读杨素筠散文集《原乡》
■唐远勤
2016年12月,我跟杨素筠去汶川参加阿坝州重点作品改稿会,路过梭磨乡马塘村时素筠说,走,我带你去看看马塘村。于是我跟着她在那个名叫马塘的美丽村庄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山坡、灌木、草坪、车辙,溪水、薄霜、浅雪、凌花,还有阳光初照的菜地、栅栏、牛羊、建筑都让我们留连。素筠说,什么时候我们休假到村上来住上几晚,听雪,听雨,听风吹过村子的声音……
虽然我们一直无缘像素筠说的那样,去马塘住上几晚,一边写作一边听风吹过寨子的声音,虽然我一直没有看到她《行走在嘉绒羌地》散文集的出版,但她的作品却像雪片儿似的一篇篇向我飞来,《听见玉米生长的声音》《老去的茶堡克萨》《嘉绒人的葬礼》《云水之间的西索古寨》等等等等。在这些作品里,我读到的已经不单纯是村庄的美丽忧伤,更多的是更深层次、更动人心弦的乡愁。
今年,素筠的散文集《原乡》入选了由著名作家、编辑家、社会活动家赵晏彪担任主编的“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第一辑,与蒋子龙的《厚道》、郑彦英的《乡野》、胡冬林的《山林》、赵丰的《河流记》、吉布鹰升的《自然课》一道书写“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家园”,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用文学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乡》能与蒋子龙、郑彥英这样的文学大咖的作品一起收录于生态文学书系,是赵晏彪老师对她创作的认可,是学界对她作品的肯定,是文学对她乡愁的释怀。
我把《原乡》与《行走在嘉绒羌地》比较了一下,《原乡》所选取的作品大多是素筠新创作的,《行走在嘉绒羌地》中的作品只选了几篇,我问她其他作品呢?她毫不犹豫地歪了一下头,摊开双手浅浅一笑说:枪毙了。她说得轻松,我却为她的勇气点赞。
在文学创作中,散文无疑是最让人喜闻乐见的体裁。散文不同于小说,散文是每一个作家对自己心灵的描绘,思想的表达,作品如自己的孩子,要舍弃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素筠交到我手上的《原乡》是她在A4纸上打的校印稿,用一个黄色的大长尾夹夹在一起。读完整部作品我只用了两天,算是一气呵成,在日渐浮躁的当下能静静地读一个人的作品,哪怕是朋友的作品也是不容易的,素筠的《原乡》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悲喜不已的乡愁深深地吸引了我。
素筠站在嘉绒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作家的角度,写出了嘉绒这块土地所蕴藏的文化深度与历史厚度,不仅将绿水青山的大美自然风光呈现给我们,把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哈休文化呈现给我们,更把对老去的克萨民居、渐渐消失的村庄的忧虑传递给我们,让更多的人愿意来保护正以惊人速度消失的村庄,捡拾起正在逐渐瓦解的朴实价值理念。
如果说《行走在嘉绒羌地》表达了素筠对乡村的喜爱与忧伤,那么《原乡》则饱含了她更多的细腻与柔情,博学与多识。素筠对乡村的柔情,透过她的笔端细腻、真挚而成功地得以表达。
《原乡》分为四个部分: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我听见记忆在生长。
“漫步在嘉绒四季”,收录素筠的12篇描写嘉绒地区自然风光的文章。
“春天的峡谷是一派浓浓的绿意。这里的春天来得迟,每到三、四月底你才会感觉到春意的到来。此时的峡谷内,溪水慢慢地从寒冬的沉睡中苏醒,水气开始从树底向树梢输送,枝条开始不停摆动,将水和营养输送到枝尖,树林变得嫩绿起来……”(选自《梭磨峡谷四季听音》)
无论是《梭磨峡谷四季听音》还是《察柯的宁静》,无论是《岁月伴梨花》还是《夕格山上的雪》无一不描绘出嘉绒四季绝不相同的优美自然风光。素筠这些从容的文字让我读她的文章成为一种享受。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们跟随他的从容不迫观察昆虫的世界,那么素筠对嘉绒自然风光的描绘让我们跟随她沉静地欣赏大自然,然后将自己的心交给大自然,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故土嘉绒”,共6篇作品。素筠的老家在茂县土门,出生在阿坝,童年在彭州,少年时代再回到阿坝。1985年,素筠作为我的学姐毕业于四川省阿坝卫生学校,她跟我一样最初是学医的,因为晕血,每次都从手术台上倒下来,一毕业就改行分配到了马尔康县政府。自1985年到现在,时光真的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过了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让一个热爱乡村的小姑娘渐渐把马尔康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三十三年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作家,她深情地、真挚地、毫不掩饰地用她温暖的笔写下了《嘉绒农耕》《嘉绒人的锅庄》《嘉绒人的葬礼》,这些文字是对嘉绒人生活日常的描写,对生命物本的追源,对生命升华的礼赞,对生命归于宁静的感悟,是无法摆脱的对乡村的钟爱,也是无法割断的对于人类的亲情。在这样的作品里,不仅是素筠个人对嘉绒情有独钟,事实上,也是对养育我们的土地、乡村、文化的情有独钟。
“云水之间”,有《脚木足大地》《老去的茶堡克萨》《石旦真叔叔的小鸟》《云水之间的西索古寨》《让风吹过我的村子》《川西院子的思念》等作品8篇。
“他说河坝新房子没有什么阳光,感觉太冷了,他八十多岁,老了,也不想到处走了,就愿意回到自己的老村子里,待在自己已经熟悉了一生的日子里。每天都喜欢坐在经堂前,看一朵朵白云缓缓飘过村子,看云朵从村东山头飘到村西山头;看飞进村子每一只小鸟;看夏天雨水不停地落在土地里;看小鸟冬天离开村时雪花落下来。”(选自《石旦真叔叔的小鸟》)。
“很多时候,刚过六十岁的阿让,就这样孤独地坐在夕阳下看着远方,直到月亮升到碉房的顶上……其实,我是多么盼望茶堡河谷的那些克萨碉房继续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多么期望,茶堡土地里永远生长着金黄的玉米和不朽的碉房。但愿原来由碉房、村庄、陶罐编织的故事中,只有人和当时的云去了,剩下的都在。”(选自《老去的茶堡克萨》)
这两段文字是素筠对乡村描写的两个极短的桥段与感慨,在我看来也是最能体现素筠乡愁的文字。她用文字把我带到了石旦真叔叔的家里,听石旦真叔叔讲卡布基鸟、小红嘴鸟、布谷鸟、鸽子、乌鸦、黑马鸡、白马鸡、碽母鸡、嘎基鸟、啄木鸟、八古鸟;她用文字也把我带进了茶堡的克萨民居,听阿让讲茶堡克萨的故事。她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与石旦真叔叔、老阿让的情感流淌成一条河流,像曾经流淌出五千年哈休文明的茶堡河一样漫灌在我们内心。
“昨夜的梦里,我梦见你坐在故乡那块肥美的土地边缘歇息,吹奏一只多孔的羌笛,阳光撒在你的背影,我用眼睛看着你,还有那块土地,那块肥美的黑土地。我闻着耕牛和铁犁翻开的泥味,你刚翻耕的黑土地还冒着泥土温润的芳香味。一窝窝土豆像可爱的小玉兔,躺在刚翻耕的泥土里,我弯腰去拾那一只只小土豆。”这一段文字是素筠《梦在多孔的羌笛里》的一个片断。在这个梦里,我看到的不仅是素筠的身影,也看到了海子的身影,卞之琳的身影,甚至还有梭罗、惠特曼、泰戈尔的身影,看到了一切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身影。
《梦在多孔的羌笛里》是《原乡》第四部分“我听见记忆在生长”中收录了7篇作品之一。
“表面看来,马尔康雨声中的鸟鸣和经幡声,应该与自己内心灵深处的故乡不着边际,但是,我知道,自己不管身离故乡多少年,外乡的雨声却总是会强烈地唤醒自己内心,那份无时无刻不袭来的乡愁。
这雨中的鸟鸣,让我分不明,我是更爱听马尔康樟恰岭山上画眉鸟的声脆,还是更愿意用心怀想老家茂县土门雨声里满山惊叫的山雀声。或者更愿意认为书房窗外那这雨滴声,分明是想让我万分地怀念川西彭州那间有三百年历史老四合院子,我的阿婆阿公和我母亲的老家。”(选自《在雨中听故乡》)
读到这样的句子,内心翻涌的真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除了生死,最让人意不休,情难禁的就是这化不开,驱不散的乡愁了,这雨声如悲歌如泣如诉,那回想是远望如故人归来。
《原乡》全书一共33篇作品,全是写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写乡村故土,写民俗文化。这些文字记录了素筠在嘉绒这块土地上行走的点滴,对人与事的记忆,对世态万千的感悟。文字清新明净,婉转细腻,情感真挚纯粹,准确地再现了嘉绒的风物人情,充满了质朴的乡村气息。表达了她对乡村与嘉绒原生态文化的理解,她的灵魂依附在乡村,乡村横陈在她的心里。
她热爱乡村,却没有用“爱”字去张扬,她把嘉绒当作故土,却没有遗忘故乡。她用她的学养和文字告诉我们,她对乡村的款款深情。正在消失的乡村,就是正在消失一种文化,她让读者更清晰地明白,乡村的保护与振兴是我们不二的选择。掩卷之余,想起第一次读《行走在嘉绒羌地》时曾经提出过的批评意见。而今读《原乡》,为素筠笔下的乡村悲喜不已。
新闻推荐
新闻速读★2月19日是传统的元宵节,伴随着阵阵鞭炮声,马尔康市松岗村的舞龙队正挥舞着彩龙,为家家户户送去新春最美好的祝福...
马尔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尔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