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点子上 “扶”出新希望 九寨沟县推进“大就业”扶贫小记
■王吉玲 记者 夏姆
走进九寨沟县,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无时无刻,无不呈现出一幅朝气蓬勃、安居乐业的崭新画卷。今年以来,九寨沟县将脱贫奔康与灾后重建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上下协同、联合发力、共同推进的“大就业”扶贫格局。
专场招聘就业不落一人
让九寨沟县罗依乡河坝村村民金龙没想到的是:震后一年,他已在浙江平湖一家电子厂找到了新工作;今年10月,在平湖—九寨沟点对点招聘会上,金龙和村里另外9名村民都如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 我在浙江平湖一家厂里当技工,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工资,这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12月12日,在电话采访中金龙高兴地对记者说。
就业路上不落一人,该县郭元乡抹地村村民朱成友也是其中受益的一员, 初冬的清晨,和往常一样,朱成友戴着黄色帽子、穿着厚外套清扫着零星飘散在乡间路上的落叶。地面雨水未干,只见他停在一个有垃圾的地方,弯下腰,反复清扫才将它们扫进畚箕中,扫完后再倒进垃圾箱,继续前行。
朱成友今年68岁,左腿残疾,因缺资金、缺技术被评为贫困户,家里的经济收入就靠女儿一人在外打工。“我现在是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日子开始变得宽裕了。”朱成友一边清扫,一边很满足地笑着说。
面对震后旅游萧条、失业群众增多的情况,该县积极探索建立群众参与重建机制,举办脱贫奔康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送岗下乡”等活动33场次,帮助14000余名群众实现震后再就业。其中,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等开发保洁员、地灾检测员等公益性岗位3404个,重建项目建设使用本地工6581人。
就业培训拓宽致富路径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该县双河镇草坪村村民宛桃云今年55岁,家中共有8口人,老伴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的农活就全落在她一人肩上,日子很是清贫。 “土地能赚钱”这是村民最普通的心愿。但是,前几年自家的土地却在“赔钱”。辛辛苦苦种的土豆、玉米,到头来卖不了几个钱,算一算还不够人工费。上山摘野生五味子也就成了宛桃云每年为家庭增加收入的方式。
“山上的中药材我们也可以在自家地里种”,县上来培训老师的一句话让宛桃云心里萌生了种植五味子的想法。在当地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宛桃云开始试种,两年后试种成功挂果,不仅结得多,口感也好。
今年11月,宛桃云又在马尔康和成都分别参加了特色水果带头人培训和创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如今,宛桃云种植的五味子产量达100余斤,收入近2000余元,猕猴桃共3亩,每年收入上万元。为了不断扩大村民增收,宛桃云还带动本村60余户村民和其他村300余户村民种植五味子和猕猴桃。
日前,在该县各乡(镇)、村,像宛桃云一样,通过培训而实现增收脱贫的百姓,数不胜数。
今年以来, 该县人社部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两个抓手,一方面邀请浙江对口专业专家、本土人才等力量根据老百姓意愿开展“菜单式”培训工作,同时输送老百姓走出去开展培训。同时还利用灾后重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送外培训,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考察企业等方式了解当地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劳动权益保障等,切身感受就业环境,拓展干部思维,为下一步劳务输出奠定基础。
培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走进永丰乡双龙村村民何秋英和丈夫在新区经营的小吃店,客人们正在享用“舌尖上的美食”,何秋英有三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两个在读高中,三个孩子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生活很是拮据。
今年10月,帮扶干部的一通电话让何秋英一家很是开心。“帮扶我们的干部打电话说可以凭营业执照和身份证申请贫困劳动力创业者创业补贴,我们就去申请了,很快就申请下来了10000元的补贴。”何秋英高兴地说。
如今,创业补贴也到账了,他们准备装修一下门面,把生意做大做强。
激发内生动力,鼓足脱贫信心。该县加大创业政策落实力度,重点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群体享受创业补贴,对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按照10000元/人标准,给8名贫困劳动力创业者8万元创业补贴;按照1500元/人标准,给5名贫困劳动力7500元的驾驶培训补贴。
冬季的九寨,在罗依乡鑫海合作社脆红李种植基地里,剪枝人员对果树进行冬季管理。
“前几年,我们家的收入主要靠务农和打工,一年收入不到10000元。鑫海合作社成立以后,除了合作社打工以外,还流转土地给合作社,还在自己剩余的地里种上了李子,一年收入十分可观。”鑫海合作社果树管理员黄幺全告诉记者。
为了激发内生动力,该县还依托产业抓培育,扶持本土特色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合作社)以产业带动就业。该县给予县上龙头企业“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励金各50000元,进一步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打通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目前已经带动280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55人。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泽尔登记者庄媛)记者从马尔康市委宣传部获悉,日前,该市出台了《马尔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评星定级考核办...
马尔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尔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