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客满意群众受益 马尔康市推进“厕所革命”见闻

阿坝日报 2017-12-05 09:54 大字

■方雪记者王和斌

“这里的景色美、人和善,景区厕所也干净整洁,这座高原藏区城市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来自重庆的游客陈研从马尔康市卓克基土司官寨洗手间出来高兴地说。她第一次带着家人来阿坝州旅游,原本打算经马尔康去金川看红叶,却被卓克基的美景、人文风情所吸引,准备留下来住一晚,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陈研提到的“景区厕所”是马尔康市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的成效和缩影。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厕所革命”的热潮,马尔康也不例外。今年,马尔康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将‘厕所革命\’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游客满意了,群众受益了,“厕所革命”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关系社会文明的进步。“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马尔康市立行立改,说干就干。

根据《阿坝州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马尔康市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为参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会同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以设施完备、功能实用为基本原则,摸清国道317线梭磨乡马塘村三家寨至松岗沿线、各景区及城区内现有24座公共厕所的情况,经科学规划并报市政府审定,由市级财政投资70万元对8座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其中卓克基土司官寨景区5座、梭磨乡政府广场1座、卓克基双洞桥1座、梭磨乡马塘村三家寨桥头往红原方向1座。

“下一步,市级财政还将投资80万元,在松岗天街和梭磨乡马塘村三家寨停车场新建2座厕所,以实现全市景区厕所全覆盖。”马尔康市旅发局负责人常玉春告诉记者。

数据彰显成绩,数据体现力度。经过一年的建设,马尔康市“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的提升。

“以前,马尔康的厕所脏乱差,让人难受。如今厕所大改观,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土生土长的马尔康群众泽斯甲对“厕所革命”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位于马尔康市城区街心花园的公共厕所,过去外观陈旧,内部通风差,结构和设施破损严重等问题叠加。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增加了冲水箱、排气扇、洗手盆等设施设备,以前入厕深呼吸、遮鼻捂口、戴口罩的群众脸上露出了微笑。

据了解,今年以来,马尔康市投入60余万元对城区12座公共厕所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通过“厕所革命”,该市着力解决了辖区内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布局不合理、管理缺失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记者在松岗镇直波村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式厕所,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带动乡村,“厕所革命”在马尔康市遍及大街小巷、村村寨寨。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大力开展‘四好村\’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有力推进,通过改圈改厕,让老百姓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外地游客来松岗镇都说这里的环境卫生很好,纷纷点赞。”松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厕所革命”一头连着旅游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马尔康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需求为基础,把“厕所革命”列入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致力于打造旅游城市建设的“厕所革命样本”。

新闻推荐

李为国在阿坝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业务培训会上强调 以十九大精神引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

本报讯(实习记者姜国春泽仁那么记者王和斌)11月30日,阿坝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业务培训会在马尔康市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过去的创建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州委副书记、统战部长李为国出...

马尔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尔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