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阿坝州***效果咋样? ——扶贫实现“精准滴灌”,帮扶机制更加完善
开栏语: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前,阿坝州各项建设事业进入新常态,不断开启新的发展篇章。本报开设《新闻观察》栏目,聚焦新常态,聚力新发展,着力对阿坝州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呈现的新气象进行观察与思考。敬请垂注。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针对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和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创新“六大机制”,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的新阶段。
2014年,阿坝州迅速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在川西北高原上奏响了决战小康的最强音。
“全面小康路上,消除绝对贫困。”这是州委、州政府的庄严承诺。精准出拳,首先是找准“靶心”。全州贫困底数是什么?近年来,扶贫开发有哪些成效和做法?贫困突出问题及主要特征是什么?只有将这些问号一一拉直,才能拿出有力举措,精准打向贫困“七寸”。***工作前的“会诊”结果让人瞠目——13个县均为新阶段连片扶贫贫困县,其中,有3个具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按照***新的识别标准,全州有606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贫困发生率为15.7%。全州仍有116722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这意味着,不到8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远远高于全省13人中就有一人的贫困程度。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金仍大量需要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稳定脱贫的基础还很脆弱。扶贫开发已是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事了。
重视空前,凸显州委、州政府勇挑全面小康历史重任的坚强决心和责任担当。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话语掷地有声——要把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起来,扶贫攻坚核心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
通过多年努力,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州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思路和举措,实施***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今年7月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被誉为是“下级拖着上级走”的创新性举措,确保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实施***,具体到贫困群众,就是要“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就是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有好身子。***前的“会诊”换来了高效的扶贫成果,州委、州政府开出了精准脱贫良方——变“病急乱医”为“对症下药”;既摘“帽子”又拔“根子”;既打牢“底子”又拓宽路子;既“造血”又“输血”;既连片推进,又精确制导。一年来,全州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亿元,完成贫困人口减贫1.58万人,实现了农村居民增收138元。在一项项扶贫举措有力实施下,阿坝州近12万贫困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康路径逐步清晰,扶贫开发总体上已由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入到加快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阶段。
喜讯频传。今年7月8日,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正式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这是 一个精准瞄准贫困地区“穷根”的《决定》,这是一个拿出整套超常规举措的决定,这是一个最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决定,更是一张攻城拔寨的作战图。相信,雪域高原农牧民群众与全省、全国各族群众共同实现小康的日子将越来越近了。
理县联合村扶贫先治“等、靠、要”
【村情档案】 联合村地处深沟远寨,全村52户中15户为贫困户。村里山高坡陡,地灾频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集体经济。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885元,全县排名末位。致富无路、增收无门,部分村民搬到米亚罗、杂谷脑等乡镇,靠租地谋生。
【受益对象有话说】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等、靠、要\’了,让我去管护果林,一年就能挣1万多元。”杨军一家是联合村的特困户,全家4口人中,兄弟三人不同程度患病,家庭收入主要靠50多岁的母亲种蔬菜和水果。目前,村里专门拿出3个公益岗位,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杨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通过实施***后,村里发展起了集体经济,村里的特色水果挂果后,预计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我们就能从中分红了。”杨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帮扶故事】如何“摘穷帽”“拔穷根”?“既要给产业给项目,更要转变思想观念。”理县县委书记蔡清礼认为,一些村“等、靠、要”思想严重,基层组织和村干部涣散无力,带领群众治穷根意愿不强烈,办法不多,村民发展信心不足,让扶贫工作陷入泥沼。
为此,理县向“弱、懒、散”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刀”。2013年以来,全县换届选举19名有活力、有干劲、能带头致富的村干部。联合村也迎来从四川航天工业学校毕业的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周兵康。
上任伊始,周兵康就挨家挨户摸情况,开了几十次村民会议,三次带村民到茂县等地“取经”,最终决定利用1000余亩荒山荒地种植特色水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修好通村水泥路和灌溉水窖后,周兵康又带领村民改造170多亩坡改梯地。6户已外迁村民也赶回投工投劳。今年3月,全村用1个月时间加厚土层、改善土质,在120亩坡改梯地里种上7100株青脆李、红脆李、苹果和核桃树。
【扶贫政策连连看】该县以思想扶贫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全县1500多名党员干部走进贫困村、贫困户,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逐步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大家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并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制定特色帮扶规划。今年,理县计划脱贫1079人,投资300万元在薛城镇、甘堡乡7个村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投资99万元在通化乡等6乡镇7个村实施***项目;投资200万元在桃坪乡、杂谷脑镇2个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投资422.75万元在夹壁乡等实施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
壤塘县尤日村“点对点”精准“滴灌”
【村情档案】 尤日村,全村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101户村民中24户被确定为贫困户,贫困人口占全村的五分之一。村里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青稞和采挖药材,百姓增收渠道单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受益对象有话说】 “我家里买了摩托车,农产品运输和下山买东西、办事特别方便。”解决了道路问题,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王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结构调整,村里人干事分工明确了,村子里干什么活都能增收了。”在精准的“滴灌”式扶贫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脱贫路,成了村里许多和旦真一样的贫困户的共同心愿。
【帮扶故事】 时值7月,尤日村一亩亩油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间为油菜施肥除虫。就在一年前,尤日村还主要依靠种植青稞、挖药等有限途径增收。
去年5月,壤塘县对全县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实施对贫困户“点对点”的精准“滴灌”,尤日村村民拉尕一家被列入***贫困户。
建档立卡过程中,贫困户的信息被一一录入,这给帮扶提供了对症下药的依据。一剂剂致富的“良方”,为贫困群众送去了脱贫的“福音”。
搞磋商,做方案,在乡干部的帮扶下,尤日村成立了养牛合作社。根据牧场的远近,将全村划分成18个小集体。每个小集体选派一名放牧能手专职放牧,而从中解放出的4至5人投入到农区搞种植业。这样一来,既盘活了牧场,又为农区的种植提供了充足劳动力。
一年下来,拉尕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牧场分红9000元,种植收入6000元,农闲挖药5700元,累计收入20000余元。拉尕说,活了几十年,通过***让他们一家过上了幸福日子。
【扶贫政策连连看】 壤塘县在***中坚持交通先行,投入1.15亿元建成通村通畅公路18条94.9公里,7条64公里正在有序推进,一大批寨内路、入户路得到有效改善。该县还建立健全“挂包帮”、“双联”等机制,确定了全县32名县级领导挂点44个贫困村,67个县级部门定点帮扶60个行政村,200余名科级干部联系2312户贫困户。
马尔康县毛木初村“输血”变“造血”
【村情档案】 毛木初村,2013年人均收入仅为3000多元。吃水困难、用电不稳、产业单一,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仅为0.2亩,群众增收乏力。
【受益对象有话说】 “过去帮扶我们靠给钱,现在脱贫致富靠产业支撑,收入也有了可靠保障。”毛木初村的贫困户彭措一家,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告别了在井里打水吃的日子。添置新家电,接通了光纤网络,农家院里也处处体现着现代化。彭措通过政府扶持发展牦牛养殖,年收入也从过去的2000元出头上升到了3万余元。
【帮扶故事】 扶贫,要增加群众的收入,也要转变群众的观念。变“输血”为“造血”,关键在于让村子有产业支撑。马尔康县科协主席陈明锐接到毛木初村的帮扶任务后,和同事们首先从转变观念上“破题”,着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引导和带动群众围绕餐桌发展生态种养,逐步为村里搭建起了产业发展平台,提升着毛木初村的“造血功能”。
在县科协的指导帮扶下,村里的大学毕业生黎燕以自主创业的方式先后养殖林草鸡5000余只,有效带动了村里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共发展小家禽养殖10000余只。
【扶贫政策连连看】 近年来,马尔康县坚持“三管齐下”,充分整合政策资源、财力资源和帮扶资源,形成了一股扶贫开发的合力。去年,全县共整合投入资金达3.06亿元,实施了19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提升工程和211个解决“七难”问题项目。在“四级联动”的机制下,该县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制定了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四自”建设、一事一议等办法,引导全县积极投入扶贫工程建设。如今,扶贫从单纯的资金给与变为扶持产业发展,由“输血”转变为“造血”,村里着手特色养殖,开办“农家乐”,发展“活”了起来,日子火了起来,该村人均收入在2014增至8000余元。
金川县色尔岭村培育产业脱贫“牛鼻子”
【村情档案】 色尔岭村有村民108户,其中贫困人口121人,2013年人均收入2680元。在扶贫项目实施前,村里不通水、不通路,基础设施落后。村里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效益低下。
【受益对象有话说】 “按照今年高山娃娃菜的市场价格,一年两季下来,每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能收入40000余元。再加上2亩脱毒马铃薯。收入是以前的三倍以上。” 42岁的村民潘龙江告诉记者,以前增收无路、致富无门,多亏政府抓住了脱贫的“牛鼻子”,依靠产业发展,村里群众的“脱贫路”越走越顺了。
【帮扶故事】 培育产业才是抓住了脱贫的“牛鼻子”。2013年,县里整合扶贫资金在色尔岭村建起650亩的葡萄基地。然而,葡萄从栽种到见收益,一般要三年以上,如何填补栽种期间的增收空白成了一个难题。
金川县在***工作中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驻村帮扶的卡撒乡党委副书记胡应贵多次深入到村里调查,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由于色尔岭村属高半山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少,经充分论证,色尔岭村初步确定了在葡萄基地里套种高山娃娃菜、脱毒马铃薯的方案。用产业为扶贫提供支撑,靠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经过多番努力,获得县60万元的支持。
如今,色尔岭村种植高山娃娃菜400亩,脱毒马铃薯200亩,有效填补了葡萄挂果前收入断档的空白,仅靠种高山娃娃菜和脱毒马铃薯,每年色尔岭村人均收入可达5000余元,比***前翻了一番。三年后,葡萄挂果丰产,每亩将为百姓带来超过万元的收入,人均又将增收上万元。
【扶贫政策连连看】 金川县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六大扶贫机制”,坚持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并举,大力实施***。目前,全县投资2105.2万元,启动2015年整村推进项目6个;投资256万元,实施2015年非贫困村***项目5个;投资1377 万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更换粮食、卫生防治进入招投标,完成产业培育项目7 个,为全县的贫困群众脱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刚 周严国 赵原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舒琼漫实习记者秦远俊记者杨刚)7月29日,阿坝县委、县政府举办首届“川甘青三省交汇地区离退休老干部锅庄邀请赛”,来自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七州县的代表队,共计380人,身着盛装汇聚阿坝县,让这里...
马尔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尔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