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口援藏:重在项目抓落实

四川日报 2015-04-08 09:44 大字

共青团对口援藏会闭会“不散场”,省青联委员和受援方连夜交流碰撞——

□本报记者 钟振宇

“我们界别在今年原有项目基础上,将再组织60名基层团干到外面培训。”4月3日一早,参加四川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会暨对口支援藏区工作会的代表即将返程离开马尔康,临行前,省青联农业界副秘书长、伊利集团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徐克把这个头天晚上突然诞生的好消息,告诉给了对口的丹巴团县委负责人。

4月2日下午,四川省7个团市委、有关高校、企业团委及青联界别和32个藏区团县委签署了为期5年的对口支援协议书。其中,省青联的15个界别分别对口支援15个藏区县,如此规模在四川省尚属首次。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开花,不少青联委员和受援方利用宝贵的相聚时间,连夜深入交流碰撞。

相互商讨

新增帮扶项目

在2015年共青团系统和省青联对口援藏项目目录中,省青联农业界今年将在因公殉职的原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袁雅逊的故乡——丹巴,援建“丹巴·雅逊”青年汇项目,出资16万元。

在4月2日晚的交流中,双方就项目落实的细节进行了沟通。其间,丹巴团县委书记陈俊红表示,“我们基层很多团干部渴望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把外面好的理念和做法带回大山。”

针对交流中的这一新需求,农业界别委员商量后,立即作出一个新的决定——计划在今年11月前组织丹巴县15个乡镇团委书记、副书记、机关企事业单位团支部书记和学校团总支书记总计60人,开展外出学习交流一次,其中在省团校进行2天理论学习,然后实地考察。“估算学习考察需要经费4万元,这些费用都由我们农业界别委员自筹解决。”省青联农业界别委员龙淼说。

当晚,文化艺术体育界、企业管理界、教育界等界别的代表在和藏区受援县相互交流碰撞中,细化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夜访藏家

为青年创业者献计出力

省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对口帮扶马尔康县。按照计划,今年将联系省级藏汉双语出版单位,对当地具体读物需求给予支持。

4月2日傍晚,在听说马尔康团县委非常关注创业青年后,该界别的参会代表在会后临时决定,立即奔赴该县卓克基镇西索村,访问藏族青年创业者代表三郎罗尔伍,了解这位唐卡艺术传承人的创业需求。

走进藏家小楼,三郎罗尔伍的画室里挂满了唐卡。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画师,当晚正准备为十多位来访的贵州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授课。

马尔康团县委书记王娅莉说,“这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农村青年,在青海经过8年的系统学习后回到家乡,立志让更多藏族青年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去年马尔康团县委推荐他为阿坝州乡村好青年。”

三郎罗尔伍收了3名徒弟,原本就不宽敞的画室更显拥挤。他希望在村里获批一块土地,修建画室或创作基地。但限于当地政策和规划,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我们来为你协调场地。”省青联新闻出版界副主任张志宏被三郎罗尔伍的精神感动,并现场支招。他建议当地结合西索民居旅游开发,在村民活动中心或游客中心开辟一块阵地打造画室,三郎罗尔伍则适当支付租金。

省青联新闻出版界的代表还鼓励三郎罗尔伍创作精品力作,今后为其在内地举办画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马尔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尔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