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土地流转挣“活钱”农民变身“双薪族” ——马尔康县脚木足乡土地流转见闻

阿坝日报 2014-09-26 14:45 大字

编者按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农业生产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自2005年土地流转管理政策正式出台以来,马尔康县许多农民相继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种植效益,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杜茂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马尔康县共实现流转土地1370亩,累计注册种植专业合作社30家,劳动力转移近3000余个,农民外出劳务收入约1920万元。近日,笔者走进马尔康县脚木足乡,实地了解当地通过土地流转“转”出效益的情况。

在脚木足乡白莎村,年轻的壮劳力全身心投入在道路硬化建设上,妇女们正穿梭于道路两旁的清脆李基地中锄草灌水。村民三郎若尔玛说:“家中土地流转出去后,又在老板承包的土地上打工,每天能挣60元。”

“土地流转后,农民坐在家中拿租金的同时,还可参与田间管理赚取劳务费,既增加了他们收入,也能让农民从中学到科学种植的技术。”该乡乡长肖勇介绍说,2011年,该乡引进马尔康蓝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白莎村流转土地160余亩,建立了青脆李生产基地,采用就近用工并给予适当工资的方式,充分吸收村上的富余劳动力到基地打工,以每天15人,每天60元的价格,实现劳务收入10.8万元。同时,村民们还在基地学到种植技术,开始了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2014年开春,白莎村召开村民大会,希望得到县委、县政府能够扶持该村实现产业升级,同年3月,县农业局采购青脆李树苗16520株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发放给有意愿种植的农户。

肖勇说,该乡在推进土地流转步伐的同时,通过依法监管、科学运行的有效手段,组织和引导更多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通过政策鼓励和典型宣传等手段,积极引导,强化服务,大力支持各类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或个人租赁承包农民土地建立农产品基地,开展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丰收”。今年,该乡蒲志村以每年每亩1000元租金的价格实现土地流转286亩,成立荷兰豆基地,按每天80元的务工费,实现劳务收入15万元。

“土地流转对农业发展,对土地流出方和流入方都非常有利。”县农业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通过土地流转,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免于抛荒,同时还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收入,对公司来说,通过规模经营,经济收入也好了许多,像蓝盈那样的公司,一年忙下来,每年的净利润基本在20万元以上。”

在白莎村成片流转的土地上,村民胡银花很高兴地说:“土地租给老板后,我家每年能拿到7000元租金,另外,我又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一年也能挣到5000多元,最主要的是爱人还可以脱离田地的束缚在外面闯自己的事业。”在脚木足乡,像胡银花这样尝到甜头的人,还有很多。“过去土地挣不了钱不说,赶上农忙时间,在外打工的家人还得回来帮忙。现在土地流转后,家人可以安心地工作。”村民三郎哈姆也这样说。“土地流转了,不用干农活,也不用担心收成,旱涝保收,我在外面打工,也能有一笔收入,真好。”在城里打工的齐麦一脸喜悦。与齐麦一样,通过土地流转,当地不少农民也“转”成了“双薪族”。

如今,在脚木足,越来越多的农民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给公司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适度集中,不仅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而且农民也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产、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新闻推荐

马尔康县充实文化载体 搭建群众舞台

本报讯(三朗泽亮)今年以来,围绕“绿色崛起”这一发展战略,在抓实抓牢生态环境、绿色产业的同时,从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共享平台等方面入手,全面充实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

马尔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尔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