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记理县下孟乡嘉康村的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路
■汪梅 邓婕妤
走进理县下孟乡嘉康村,青山绿水跃入眼帘,富氧的空气直入鼻腔,让人一扫旅途的疲困。
下孟乡耕地面积3082亩,主要以种植大白菜、莲花白、莴笋和青红脆李为主。2020年,为整合县域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下孟乡的班达村和四门村合并为现在的嘉康村。
摸清适合自身的发展路
村子合并了,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摆在嘉康村面前的一道题。
下孟乡政府同嘉康村村委会展开调研商讨,组织人员分别到崇州市十万亩良田基地、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遂宁沱牌镇等地考察观摩,学习他们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
把先进的经验带回去,实现成果的转化运用。针对嘉康村如何走出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困局,村委会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将两村集体经济融合进行重新规划,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中央、省、州、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帮助下,投入资金89万元将原来的村活动室进行全面维修改造,用于民宿接待。自此,踏出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第一步。
原四门村村民蔡斌告诉笔者:“原来班达村的分红是四门村的两倍多,让我们很羡慕,两个村子合并后,我们希望集体经济能发展得更好,让村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走实集体经济融合的稳定路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嘉康村重新成立监事会、理事会、成员代表会,完善“三会”制度,把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相分离,让村民变股民。
村民蔡金贵兴奋地从家中拿出自己的“股民证”向大家展示:“村里发了这个‘股民证’后大家都很高兴,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我们也要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有了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规划、监督、分红,也让嘉康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项目在嘉康村更快地落地。经嘉康村理事会和股民大会商议决定,在两个活动室完成维修改造后,通过出租招商的方式,将有规划、有理念、有资源、有资金的优质合作伙伴引进到嘉康村,大力发展特色高山民宿、红色旅游、山地旅游等业态,利用现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建设村集体所有的农村旅馆、酒店、露营、越野基地等,进一步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再反哺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
开辟产业多元化的增收路
闲置的房屋得到妥善利用,嘉康村并没有止步于此。早在2008年,班达村和四门村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集体易地搬迁,之后,350余亩土地一直处于无人耕种的局面,对此,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作为嘉康村的帮扶单位,为嘉康村制定了详细的5年规划,包括产业富民、市场拓展、消费帮扶、乡村治理等。计划在空地种植赤芍、枸杞、大黄、羌活等特色中药材,逐步在嘉康村建立起中药材标准化试验种植示范园。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村经济融合得以多元发展。以前,嘉康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如今,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我们家开办民宿也挣到不少钱,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少了,但我们靠卖水果也增加了不少收入。”村民张文强介绍道。嘉康村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多元化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据下孟乡副乡长王宪璋介绍,嘉康村通过将资产变资源、资源变资金的思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村级党组织力量,让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化的统筹利用,为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后半篇文章”提供强劲动力,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新闻推荐
为认真谋划实施好全县2022年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月1日,县委书记于宏勤,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王...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