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鹧鸪山,成阿公路建设者们留下永恒的丰碑

阿坝日报 2021-10-29 08:19 大字

■华文军

继1953年三月成阿公路顺利通车到理县薛城镇后,在1954年的元旦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开始筹备成阿公路理县到马塘段的通车典礼了。

对于自治区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称得上伟大的成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作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的亲身参与者,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成阿公路筑路指挥部副司令员苏新(羌族)撰写了一篇专题文章,登载在岷江报上《为建设藏族自治区而奋斗的人们——纪念藏族自治区成立一周年》(1954年1月4日第二版)。这篇文章以真实的数据、开阔的视野展示了开工三年来成阿公路建设者们忘我劳作的景象,满怀深情地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今天重读,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作为庞大工程的指挥者、参与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渴望要把发生在成阿公路建设工地上的所有事儿都告诉大家。抚今追昔,他满怀深情地写道,由于建设工地全体指战员、技工员、民工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成阿公路已经顺利穿越了鹧鸪山,并将继续延伸到辽阔肥美的草原地带,将使高山阻隔的川西北高原与内地的距离日益缩短。他说,这实在是今天我们庆祝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一周年的时候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

这篇文章更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宏观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尖指向最前线,在风雪中日夜奋斗的建设者。正是这些满怀深情的记述,使我们在半个多世纪后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伟岸的身影。

叮叮当当。

这是铁锹、钢钎与砂石的碰撞声。在河谷,在山崖,这声音从早响到晚。

每一天,成阿公路施工沿线,全体指战员、技工员、民工排成线,从早忙到晚。

暮色四合。这声音终于停下来,工人们放下机具,鱼贯钻进临时工棚或者借用的民房,过夜。然而,当施工场地来到巍峨的鹧鸪山上,荒野里没有避风的地方,工人们就很难过上一个暖和的夜了。

在空气稀薄的鹧鸪山工地最前线,工人们在那里开工后不久,就遭遇了十几天的雨。建设者们白天在稀泥地里劳动,晚上就在潮湿的帐篷里住宿。高强度的劳动使工人们得不到休息,很多人手上很快打起了水泡,有的还受了伤,流了血。可是他们并不肯因此歇一歇。他们说,“手疼没关系,肩膀和双脚还是好的,还可以干(肩挑背扛的)活呀。”

作者常年奔走在工地上,是现场的见证者,他记述道,寒冬腊月,在各个工区,建设者们每天在风雪和泥巴地里劳作,很多人冻裂了手脚,新的裂口盖住了旧得裂口。他们却提出了英雄主义的口号,“不怕肩磨破,不怕手磨穿。决心如钢坚,战胜大自然。”

施工中,伙食也会出现接济不上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沿途人烟稀少,施工队伍会面临孤军奋战的状态。工程还在不断地推进,目前运输线又长延伸到了319公里,鹧鸪山工地上时常出现物资供给不上的局面。炊事班天天为解“无米下锅”隐患着急。有时副食接济不上了,战士们只能自己解决,四处挖野菜充饥。

施工还存在机具严重不足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不久,举国上下百废待兴,物资不足是常态,上级部门并没有太多的物资来满足前线需求,而是下了“钱花少、路修好”的命令,意思再明白不过:建设成阿公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也要上。

到哪儿要机具呢?节约用料、土法制作。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号召,自己动手解决困难。

——筑路者们沿着岩层的走向用“抽石漕”的方法开路,减少了功耗,又按地势采用“梯形爆破”法,增加了爆破威力,开山进度加快。

——铁工组采用“灌水淬纤”法,每天要煊的钢钎因此减少了七、八十根。还有叫“单人衔钎”法的先进施工经验推广后,提高了功效两倍以上。

——某筑路支队为了克服土箕不足,发明了一种运土箱,不仅大量减少了土箕需求,而且提高功效达百分之四百。于是他们把这一方法在全支队推广,使该支队大幅度提高了作业能力,创造了破纪录的施工速度。

施工中,各种自然障碍层出不穷,同样考验着建设者们。

每到夏季,杂谷脑河像一匹野马,时涨时落,桀骜不驯。建设者们得挑战这匹野马——在奔腾的河面上定桩、建临时场地。

河流涨落还在其次,流速和漂木才是最大的威胁。

这里水流流速达到每秒一公尺,而每年流送的漂木(散漂)就达20余万公方,滚滚洪流挟带万千木材飞速而来,振耳的撞击声回荡在峡谷中,工人们就在这样险象环生的地方展开搏击,他们绝不退缩。

作者为建设者们的勇气感动,更为他们以智慧战胜困难骄傲。他写道,“由于技术人员认真钻研,吸取了苏联先进的架桥技术,如建设轻型桥台、岛式木衍构桥等方法,急流被驯服了!”

鹧鸪山施工场地最高处海拔达4300公尺,观音岩、手爬岩等几十个重点工程壁立千韧,石质多系花岗与并层石,又坚又硬。施工时,一些工人手抓着石缝,脚蹬着石孔,攀登到岩顶打椿子、拴垂绳,绳梯悬挂崖边;一些工人用绳子拴在腰间悬挂半空,依次排开打炮眼开山;还有的在刺骨的山溪涧水里扎筏横渡、浸泡施工……无论哪个工地,都一样危险,一样辛苦。

望不到头的鹧鸪山,

云雾弥漫,

那不是云雾啊,

是筑路军工烧饭的炊烟。

在炊烟中,在帐篷里,有着千万个人民战士;

他们把工地当做战场,

劳动歌声在工地上回荡。

要叫挡路的鹧鸪山向咱们投降,

要把幸福的大道铺向边疆;

让运送机器、药材、书报的车辆,

从这儿来往。

——《鹧鸪山》(1954年1月22日岷江报第三版)

在最艰苦的时候,筑路勇士们就用朝鲜战场上奋勇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鼓励自己,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为了早日建成这条路,无数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无私无畏感动了无数的人们,沿途许多老百姓都自发加入到支援行列中。

“四土藏族同胞们牵着上千牦牛往返于理县到马尔康的山路,帮助运输;理县境内也投入有三百多头牲口驮运货物;来自大金、茂县等地参加运输的达五千零八十八人……外地来参加筑路的光是绵阳、遂宁、温江等地的运输民工就达三千五百八十二人。”作者提供了详实的编外参战人员数据,说,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支持,极大地鼓舞了筑路建设者,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进度。

筑路建设者们成功征服了鸟都飞不过的鹧鸪山。成阿公路还在延伸,建设者们的英勇气概正沿着公路洒播向雪山草地,温暖四方。

新闻推荐

理县4000名志愿者化身文明出行劝导员开展志愿活动

本报讯(张琳)为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带动全县干部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期,理县4000余名志...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