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出深山 “东理”携手畅销路——浙江省东阳市对口帮扶理县脱贫小记
■蒋昊非 骆意 记者 姜国春
8月,走进理县朴头镇朴头村,66岁的蜂农潘树刚正忙着整理蜂桶。蜂桶上,浙江援建几个字格外显眼。
“东部地区的客户很看中我们产品的质量,目前产品不愁销售。”已有40年养蜂经历的潘树刚,对近年来的变化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过去销售蜂蜜渠道窄,每次取蜂蜜后常常担心滞销,自从与浙江省东阳市结成“亲家”后,年销量提升至3000斤,年收入也从过去的2万元增加到了5万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潘树刚养蜂的干劲更足了,规模较之前也扩大了一倍,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更大的期待。潘树刚的心声也是理县许多农户共同的心声。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浙江省东阳市充分挖掘理县特色优势,着眼于当地优质农产品这一特色,积极对接东部地区市场,以“产销结合、以销带产”的模式将理县农副产品带出了大山,帮助村民打通了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据理县供销联合社主任王胜明介绍,截止到今年7月30日,理县的青红脆李、各种菌类、蜂蜜、牦牛肉干等农产品总销售额已达800多万元,对弥补本地农特产品滞销,促进困难农户脱贫起到了明显作用。
理县藏蜜娜姆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杂谷脑镇,以销售蜂蜜为主,连日来,合作社员工正忙着将蜂蜜罐装打包,准备发往东阳市。合作社社长高锋说:“此次发往东阳的蜂蜜有1000瓶,理县高山蜂蜜口感好、色泽独特,以优良品质获得了东阳顾客的青睐。”
虽然现在理县蜂蜜走俏市场,但在几年前却是另一番场景。“刚返乡创业时,发现本地蜂蜜很多,许多蜂农在集市上以大瓶罐装的形式销售,加工与包装都较粗糙。”高锋向记者介绍道,以前蜂蜜销售困难,售价便宜,加之蜂农储存能力有限,遇到卖不掉的情况就只能送朋友,养蜂带来的经济收益很低。
2017年,高锋在杂谷脑镇开始建厂,从各个蜂农处收购蜂蜜再进行统一罐装,着力提升品质并打造品牌。为了保障蜂蜜品质,高锋通过走访养蜂农户,了解其养殖环境,并对产出的蜂蜜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收购蜂蜜波美度达到41以上。在抓好蜜源品质的同时,高锋还在加工包装等方面下功夫,引进了过滤、罐装、储存等设备,提升蜂蜜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推广蜂蜜产业并不容易,最开始销售范围较窄,通过朋友圈进行推广,一年只能卖出1000多瓶蜂蜜。自从2019年9月份开始与浙江对口合作后,蜂蜜销售迎来井喷期,一年不到已有近20000瓶的销量,销售额较过去提升了10倍。” 谈及如今的蜂蜜销售量,高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销售量巨大提升的背后,许多蜂农由此得到了实惠,蜂蜜的收购价由原来每斤10几元提升到现在的每斤40元。理县藏蜜娜姆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蜂农社员73人,蜂农把蜂蜜卖给合作社,不需要担心滞销更加省心,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项目,平均每名蜂农年收入增加了4至5千元。
在理县,不仅有蜂蜜,各种各样的菌菇也是一大特色产品。在阿坝州向巴堂高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内,阵阵菌菇香气弥漫,工作人员正手动或用机器对各类菌菇进行筛选加工。该公司以生产加工销售青冈菌、牛肝菌、木耳、松茸、松茸饮料等绿色土特产品为主。
据该公司张莉介绍,公司所需的菌菇都是从当地农户处收购,过去销售范围以省内为主,年销量约2万袋。现在与东阳市合作后,销量提升巨大,年销量达到4万多袋,产值从50多万元增加至100多万元。由于对菌菇的需求大量增加,公司带动了周边近20户贫困户参与进来,或直接从他们手中收购菌菇或留在公司打工挣钱,使他们年收入较往年增加了1万多元。
农特产品出深山,“东理”携手畅销路。自2019年以来,东阳市消费扶贫辐射带动理县农户达20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人。下一步,理县还将深入东阳市考察、了解市场需求并推广本地优质土特产品,进一步加强联系,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同时,持续拓展销售渠道。
新闻推荐
承接大景区“辐射”,脱贫山村酝酿新绽放——闯过去,又是一番天理县米亚罗镇二古溪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一组一...
理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理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