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目标怎么看?未来怎么干?政策怎么推?

四川日报 2019-07-13 06:32 大字

不仅要看堆头,更要看质量,变单纯的“以速度取胜”转向量质并进,解读目标怎么看?未来怎么干?政策怎么推?。

“以后要进百强县,恐怕GDP莫得千亿元是没啥希望了。”7月12日下午,看到《意见》中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时,几名参会者议论。

《意见》提出,到2022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30个、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0个。

“他们可能忽略了前面的一句话。”对于参会者的议论,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关于目标的表述中,首先是明确,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强调,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由单纯的“以速度取胜”转向量质并进。

2018年,江油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30亿元,估计在2022到2025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相比千亿这个数字,市委书记周涛更看重“成色”。即这个千亿应该质量兼备,更强调质量、效益的路径。首先是要转变路径,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引进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走出发展迟缓的困局。其次是要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发展的效益,未来将推动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释放企业的内生活力。

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理县曾有惨痛教训。作为山区县,理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6%,但过去为了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曾走过一段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路子。近年来,当地主动调整产业,锁定了“打造成都后花园,发展乡村度假游”的思路。

如今,这个只有4.6万人的县,创造了25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创造产值达到5万余元。在县委书记依当措看来,抓县域经济就是抓特色经济,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效益,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摸清门路。

高质量发展,荥经县委书记李蓉有打算。在她看来,荥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未来不能再继续之前卖原材料的老路,而是应该向发展高端建筑材料、玄武岩纤维材料等方向发力,获取更多效益。

未来怎么干

城市主城区首次单列,凸显一个信号:县域经济必须分类施策、突出特色

与以往不同,这次《意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将183个县(市、区)分为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类。其中,把城市主城区首次从重点开发区单列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到城市主城区是城市经济的主体区域,承担着中心城区功能,经济发展质量和城镇发展水平等应当比其他重点开发区县要求更高,理应成为市域经济的支撑,引领带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细致的分类,背后突出的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一以贯之的政策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同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不同的产业门类,突出特色。

如何突出特色?在青神县委书记肖巍看来,首先要聚焦。历史上,当地也曾尝试过很多产业类型,但最终选择机械制造作为主导产业。截至去年,全县机械加工企业达80余家,机械产业实现总产值29.3亿元,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其次是要坚持。在肖巍看来,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时间培育。青神的机械制造产业是利用“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经过20多年才逐步形成集群优势。“这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空间上聚焦,时间上坚持。这也是苍溪的心得。从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株红心猕猴桃至今,苍溪让红心猕猴桃从特色产品变成地方主导产业。目前,苍溪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8.5万亩,农民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红心猕猴桃。

县委书记张寿于说,苍溪将按照“一县一策”发展思路,发挥好猕猴桃特色优势。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到50万亩,进一步扩大营销范围,创建品牌。

突出特色,还需补短板。青川县委书记罗云认为,青川有自身的特色优势,但交通不畅,特色优势很难发挥,只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通发展通道,才能实现更快发展。

政策怎么推

加强与支持民营经济、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发挥综合效益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0条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3月,四川省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这之前,四川省还出台过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政策。如此多的支持政策,该如何统筹使用?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意见》特别强调与上述这些政策的衔接,对此前出台的文件进行了研究,以求突出政策集成,发挥综合效益。

大英县旅游业相对发达,2018年旅游总收入超100亿元,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5.7%。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与文旅发展相辅相成。县委书记胡道军认为,产业融合需要政策融合。这一次,省委省政府首先在政策上进行了融合集成,对下一步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政策融合的关键是部门统筹,协同推进。”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学尽看来,县域经济涉及方方面面,之前,各自为政的多,统筹协力的少,各自都有一亩三分地,有限的力量被撒了胡椒面,今后,要整合力量,统筹使用,系统推进。

宜宾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临港经开区提出要成为宜宾经济建设的压舱石,2021年实现智能终端产值1000亿元。经开区就是要心无旁骛发展产业,政府各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张学尽说。

统筹推进,包括城乡统筹,三产联动。在达州市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看来,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好的重要原因就是城乡统筹不够,带动乏力。“以城带乡”城市不强、“以工带农”工业不强。“解决的办法是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理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理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