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 理县生态治理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唐爽 记者 邹阳
7月的理县,绿意盎然,从汶马高速木堆隧道处往山坡上望去,只见排列有序的岷江柏长满了曾经贫瘠的山坡,在阳光的照射和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杂谷脑河贯穿全域的理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理县境内山高谷深、沟谷纵横,干旱半干旱河谷区域覆盖了从桃坪到朴头的7个乡镇,面积达30万亩,斜坡地带土壤贫瘠、乱石林立,受特殊气候影响,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造林难度较大,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面对蒸发量是降雨量三倍的杂谷脑干旱河谷,理县多渠道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通过几代林业人和相关林业专家的艰苦探索,终于摸索出了因地制宜、精细化抚育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宝贵经验。
在工作中,理县根据干旱河谷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的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在荒山荒坡选择岷江柏、辐射松等耐旱耐寒树种,并建全水池、水渠配套灌溉设施,通过营养袋苗木栽植、表土回填提高肥力、草石覆盖蓄水保墒等方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通过不断健全机制,实行责任化管理,坚持“三分造七分管”理念,将管理权限落实到村,并明确了村集体林改董事会的管护职责,将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与管护成效挂钩,强化群众教育引导,全面落实封山育林,严格管控林区火源,定期开展电力线路隐患排查,依法严厉打击盗伐林木违法行为等各项措施,有力维护了造林成果。
“眼前这片一万余亩的区域,曾经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威胁着居住在附近5个村近2000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2003年至2010年,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实施天保工程和灾后重建植被恢复工程,有效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现象并改善了周边脆弱的生态,为我们下一步发展林下产业、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县环保林业局副局长薛樵在熊耳山治理点向记者介绍道。
生态修复、产业致富。理县立足实际,一方面在河坝和适宜区域推广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糖心红富士等特色水果,大力发展羊肚菌、野鸡等林下种养殖产业,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另一方面在足额兑现退耕还林等民生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放大效益,采用发展混农经济等因村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保障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能办成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2011年,理县甘堡乡熊耳村村民张勇在外出务工多年后回到了家乡。“2007年,受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我们哈尔木组120余人搬迁到了朴头镇朴头村关口组,因为没有土地,我只能外出务工挣钱养家。”张勇向记者讲述着当初外出的无奈。
地质灾害发生后,理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并帮助当地群众种植了青红脆李、甜樱桃等经济林木。“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回到这里,过去,因为受土地和道路制约,我们只有靠种玉米和外出务工挣钱。如今,山更绿了、土地更肥沃了、环境也更好了,我们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果树,收入是原来的几倍,更加明白了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着现在随处可见的“摇钱树”,张勇充满感慨。
一直以来,理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更是围绕把理县建成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这一目标,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截至目前,全县管护森林面积共350万亩,实施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退耕还林2.25万亩。2018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6%,较1998年增加了4.4%,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全县群众的生存环境,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构筑长江中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让生态反哺于民,让生态造福于民。如今的理县正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经济发展反馈生态,推进经济与生态双向互动、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三赢”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爽记者泽英)6月20日上午,理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田某诈骗罪。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法庭临时设在了理县人民检察院远...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