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镇里的年轻人

四川日报 2015-12-21 01:13 大字

学员:遂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兵

蹲点地:阿坝州理县薛城镇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晴

薛城镇的农业产业转型力度很大,几乎我到过的村寨都已经不再种植传统作物,代之的是青红脆李、苹果、花椒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薛城镇9个村寨虽然在高半山,但由于邻近317国道,交通条件比较好,市场信息传递快;二是薛城镇历史上就是一个大镇,县委县政府对该镇很重视,很多大的试点项目都放在这里;第三个原因便是依托“我们镇里的年轻人”——该镇党委政府班子有一帮思想活跃、真抓实干的中青年干部。

39岁的镇党委书记余理胜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了老家工作。他对这个拥有5500人的乡镇情况非常熟悉,全镇的126户贫困户中,往往是我随机提到一个名字,他几乎都能够把该户的情况报出来。“从早晨工作到深夜,这是常有的事。”谈起这些年的工作,他疲惫的脸上更多是自豪和骄傲。薛城镇这些年成功地从传统种植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型,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发展带来了干群关系的和谐,群众一有事情,就喜欢找他,向他倾诉,他告诉我,虽然这样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说明群众相信他们,同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民意,感觉很好。

镇长顺明春来自茂县,跟书记同岁。一谈起镇里的产业发展,他精神十足,头头是道,尤其是对几个资源相对优势的村寨,他有一些较为完整的发展构想。按照这些年薛城镇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路径,他的憧憬绝对可以变成现实。副镇长谭兴燕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就从州扶贫移民局到薛城挂职,还兼了甲米村的“第一书记”。在陪我下基层的几天里,我发现她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产业发展的方向胸有成竹。姜万萍是大岐村“第一书记”,县发改局下派干部,年纪虽已过40,但却干劲十足。见到她时,她和村委会一帮人正在研究怎样加强群众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

其实,像这样的干部在薛城镇还有很多,他们正在基层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致富增收、脱贫攻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林凌 熊润频 整理)

理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