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既扶产业 更扶思想理县扶贫先治《等靠要》

阿坝日报 2015-05-13 14:24 大字

本报讯 (川报记者  徐中成)“今年就甩掉穷帽,有信心。”5月10日,在海拔2300米的理县甘堡乡联合村,特困户杨军看着刚浇完水的120亩青脆李、红脆李,露出笑容。

4月20日,理县召开会议就进一步抓好***工作提出贯彻落实措施,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贫困村民增强发展信心,解决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增收。同时,派出党员干部再次深入贫困村摸底调查,进一步优化帮扶方案。

这让杨军等全县5415名贫困群众看到新希望。“管护果林,是村上专门给贫困户设置的公益岗位,一年能挣1万块钱。”杨军说,此外,特色水果三四年后挂果,预计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村民们能从中分红,实现脱贫增收。

联合村地处深沟远寨,贫困户15户62人。村里山高坡陡,地灾频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集体经济。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885元,全县排名末位。看不到发展希望,部分村民搬到米亚罗、杂谷脑等乡镇,靠租地谋生。

如何摘穷帽拔穷根?“既要给产业给项目,更要扶思想观念。”理县县委书记蔡清礼认为,一些村“等、靠、要”思想严重,基层组织和村干部涣散无力,带领群众治穷根意愿不强烈,办法不多,村民发展信心不足,让扶贫工作陷入泥沼。

为此,理县向“弱、懒、散”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刀”。2013年以来,全县换届选举19名有活力、有干劲、能带头致富的村干部。联合村也迎来从四川航天工业学校毕业的年轻村支书周兵康。

上任伊始,周兵康就挨家挨户摸情况,开了几十次村民会议,三次带村民到茂县等地“取经”,最终决定利用1000余亩荒山荒地种植特色水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谋发展。

修好通村水泥路和灌溉水窖后,周兵康又带领村民改造170多亩坡改梯地。6户已外迁村民也赶回投工投劳。今年3月,全村用1个月时间加厚土层、改善土质,在120亩坡改梯地里种上7100株青脆李、红脆李、苹果和核桃树。

作为联系部门,理县县委统战部今年在该村实施***项目——投资60万元建200平方米圈舍等搞生猪养殖,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根据理县《2013—2020年高半山地区综合扶贫开发规划》、《2015年高半山***攻坚实施方案》,该县将以思想扶贫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全县1500多名党员干部走进贫困村、贫困户,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逐步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大家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还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制定特色帮扶规划。

新闻推荐

理县下孟工业园区宏昌晶体有限公司开展了巡回法庭“开庭”庭审活动

5月26日,在理县下孟工业园区宏昌晶体有限公司开展了巡回法庭“开庭”庭审活动。巡回法庭吸引了协鑫硅业、宏光盐化工等4家企业负责人、员工代表及附近村民旁听,人数达200余名,让群众直观感受法院审...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