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民的新生活
■张琳 记者 杨刚 郭子琦
天地焕彩山欢水笑,吉祥大地舞美歌扬。来到理县乡野沃土,走进当今乡村农家,处处都能感受勃勃生机,人人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是理县朴头乡四南达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王远孟用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天地,生动诠释了一位“老”农民的“新”形象。
胆子大——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走进王远孟的家,400余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房气派十足。“我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巨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啊。”王远孟向记者回忆起了自己的经历。
“1969年,我当了回乡知青,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非常紧张。年终一家老小只分得到100多斤粮食。”王远孟告诉记者,1982年分田到户后,粮食够吃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渐渐远去。后来,国家计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体户买车,理县有一个名额,但当时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要想致富,必须跨出第一步。”王远孟的脑子里跳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和亲朋好友那里借的钱共17746元钱买了一辆北泉牌柴油汽车,成了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了证实自己的选择,王远孟起早贪黑,开着汽车搞起了运输,凭着努力和坚持,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辟出来一条致富道路。致富的路上,王远孟始终“闲不住”。他搞过餐饮,种过白菜。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吹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号角,四南达村被列为全县甜樱桃基地后,王远孟又从种植大白菜转到种植甜樱桃,收入从1982年的300元增长到2014年的6万余元。
如今,乘着惠民政策的东风,王远孟在产业调整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观念新——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
客厅里,王远孟正在IPAD上浏览科技方面的新闻。“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家里还安装了WIFI,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新闻,要与时俱进嘛。”王远孟边说边掏出了笔记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病虫害防治、果树施肥方法、樱桃整形修剪等50多页内容。
“我家有3亩地,一共种了80多株樱桃,今年共卖了3万余元。”王远孟告诉记者,他除了种植,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养蜂。喂养、筑巢、打蜜……每天与嘤嘤嗡嗡的小蜜蜂为伴,成了王远孟最快乐的事。
“我1976年的时候就养蜂,那时是9角钱一斤,现在的价钱是35元钱一斤,今年蜂蜜共卖了1万多元。我年纪比较大了,孩子们不愿意让我太辛苦,现在养养蜂,也算是一种养生消遣吧。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在交谈中,记者感受到的是他对子孙们的浓浓爱意,还有他对生活的热爱,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却用行动告诉记者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这也确实是他人生的信条。
意识强——做遵纪守法的好农民
“国家对我们已经够好了,我们要遵纪守法,为子孙积德。”在与王远孟交谈期间,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闲暇之余,王远孟为记者算起了一本经济账,“现在不仅免去了农业税,娃娃读书也不要钱了,看病还可以报销,农民的政策硬是好。”王远孟在村里呆了几十年,每当村里有什么决策,他总是第一个支持,每当村民有什么困惑,他总是义务当宣传员,每当游客有什么疑问,他总是义务当讲解员……在四南达村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王远孟的身影。
如今,他的三个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孩子们都在成都做生意,一直都想把他们老俩口接出去享受天伦之乐,“现在村里的条件这么好,没有必要去城里了。”王远孟把四南达村当成了自己的根,根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在王远孟家里,一张三世同堂的全家福成了他最珍贵的收藏。“我们的家庭非常和睦、相亲相爱、妻贤子孝,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2021年家庭GDP再番一翻,我相信一定能实现。”王远孟的话像琴弦里的音符,久久在山谷回荡。
王远孟的幸福生活,只是理县农村群众里的一个缩影。如今在理县广阔农村,喜听农业唱欢歌,喜看农民新风采,感受农村新成就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踏踏实实跟党干,奏响了新时代下新农民创造新生活、服务大发展的悠扬壮歌。
新闻推荐
阿坝州启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服务平台试点本报讯(赵怡)9月16日,阿坝州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服务平台在理县各乡镇落地运行,标志着阿坝州农业信息化服务开始进入田间地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近年...
理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