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文旅产业发展“最炫民族风”——阿坝州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记者泽英毛莎
今年1月,冬日的暖阳铺洒在大地,整个阿坝高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一个重磅喜讯在这里蔓延开来——阿坝州九寨沟嫩恩桑措(神仙池)、壤塘县壤巴拉文化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真正实现了阿坝州4A级景区13县(市)全覆盖,成为阿坝旅游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全新提升。
春华秋实,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阿坝州一场“国字号”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早在2007年,州委、州政府提出《关于全力实施旅游二次创业促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鲜明的“全域、全时、多元”三大路径,“全域旅游”这一美好愿景便在阿坝大地播下了种、扎下了根。2012年2月上榜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后,阿坝州就集中“火力”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2016年2月,阿坝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乘势而上,借势发力。如今,大美阿坝A级景区全域覆盖已实现,全域旅游产业如同一艘巨舰扬帆起航。
处处皆景移步换景
全域旅游格局已然形成
近日,行走在阿坝,全域旅游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
猛河之畔彩林美的黑水带着达古冰川远古的呼唤迎接远方的客人;古城松潘因其大唐余韵与民俗纷呈如明珠镶嵌高原;梭磨大峡谷马尔康因其优质的生态环境愈加成为人们首选“择一城终老”的康养之城;东女故土金川因其“春赏梨花、夏尝雪梨、秋看红叶、冬晒暖阳”的四季之美突破了过去的旅游时限;红色土地小金因其浓烈的红军文化、长征精神注定不会让世人遗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着阿坝州全域旅游战略的全面铺开,从理念到思路、从路径到落地,阿坝文旅求索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理念和思路层面定位定调。在当前全域旅游大发展和文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阿坝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注重“+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生态及藏羌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阿坝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打造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贡献阿坝经验、阿坝智慧、阿坝模式。
路径和实践层面对表对标。立足景观全域化,深度挖掘资源禀赋;立足产业全覆盖,加快推进产业融合;立足体验全时空,积极培育多元产品;立足服务全过程,不断提升旅游品质;立足参与全员化,推进全域环境治理。
顶层擘画、高端引领,政策举措转化为强大推动力。历史的机遇摆在了阿坝人的面前,阿坝旅游人也给全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8年以来,全州上下坚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重重困难,主动作为、积极工作,成功创建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县(市)A级景区全覆盖进一步提质增效,成为全省首个符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前置条件的市(州)。
一组数字可做注脚:“十三五”期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1%和21.13%,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9%和3.91%,成绩可喜。
旅游赋能文化加持
文旅项目助推“量质齐飞”
今年9月,以一场色彩的饕餮盛宴为底色,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九寨沟成功举办,九寨沟和大熊猫再度走到聚光灯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阿坝以一域之力贡献四川文旅全局的高光时刻。
然而,发展途中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经济下行压力等影响,阿坝州承办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底气来源于何?
既源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常抓不懈,2020年初,阿坝州成为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清零”的地区,这项成绩持续保持至今,更源于阿坝丰厚的文旅资源家底。
阿坝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大熊猫栖息地3处世界自然遗产大美天成,3个5A级景区、22个4A级景区、25处自然保护区各美其美,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长征、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等生态人文景观美美与共。
文化资源厚重,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此交汇,河曲江源、蚕丛大禹,孕育了古蜀文明的曙光,“石砌建筑典范”碉楼雄关古寺、“中国圈舞活化石”锅庄、追溯古老精神信仰的释比图经等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同身共命、同气连枝,多元文化互鉴互促,民族情感互联互通。同时,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停留16个月,红色文化滋养着阿坝的山山水水。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促使诗与远方在这里牵手,资源与产业在这里共振。
如今,如同“百花争艳”的全域文旅发展生动局面已经出现:大型民族音乐剧《辫子魂》入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成功推出高山滑雪、环四姑娘山越野等赛事活动;2019年阿坝藏羌健儿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以此为素材,制作完成全国首部登山题材纪录电影《珠峰队长》;成功推动觉囊唐卡、羌族刺绣、大土司茶、亚一则则等非遗文创产品走出国门……
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文化也因旅游而精彩,两者的良性互动,让阿坝大地激荡起文旅发展的蓬勃生机活力。
借力品牌多元促销
阿坝州文旅产业成果喜人
如何让文化旅游这张“名片”叫得更响?如何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何让“藏在深闺”的景区景点走向大众,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思考,2019年,省委、省政府大抓文旅经济战略部署,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坚实支撑,组织打造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工作。
同时“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也成为四川文旅融合后定位的全新文旅品牌形象口号,一经推出便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这句宣传口号中,“九”“大”两张名片与阿坝州密不可分。“九”指九寨沟,位于九寨沟县,这项殊荣让阿坝专美人前;“大”指大熊猫,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汶川县,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是阿坝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化符号。
然而,“九”“大”之内还有“九大”,阿坝州主动融入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一核五带”总体布局,立足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九大”比较优势资源,理思路、创特色、塑品牌,力争在新一轮旅游发展中抢占先机,为擦亮“熊猫家园·净土阿坝”名片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阿坝州还以民族特色文化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形成不同产品形态,满足八方游客的不同需求。
多元化的宣传促销,让阿坝的文旅产品走出“深闺”,走向大众,更具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10月,马尔康市举行的“净土阿坝·嘉绒优品美食文化节”就是阿坝州文旅宣传从“口”先入的例子。
在活动现场,除了土豆腊肉包子、羊肚菌饼干、风干牦牛肉等本土风味,马尔康市还特别邀请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胡晓远、川菜大师陈晓东等在现场烹饪精品菜肴,推出“松茸刺身大排”“嘉绒神仙鸡”“软炸藏香猪排”等一批“有颜值、有文化、有烟火味”的特色精品菜肴,让市民和游客尽享“舌尖上的马尔康”。
如今,在阿坝州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品牌营销下,文旅产业成果喜人。
以今年“十一”黄金周为例,全州共接待游客354.4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637.18万元,实现旅游收入253538.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26%、19.88%和18.74%。阿坝州位列2021年国庆假期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前十,九寨沟景区位列2021年国庆假期全国热门景区前十、2021年国庆假期出游西南地区人气景区前十。
四川的九寨沟,世界的阿坝州。当前,阿坝州正通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掀起文旅产业发展的“最炫民族风”。
新闻推荐
平武涪江特大桥主桥左幅顺利合龙(视觉绵阳谭凯摄)本报讯(谭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任露潇)11月30日,经过连续4个小时的中跨合...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