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龙 故事动人 柳江区土博镇神秘传说探访(下)

柳州日报 2019-06-09 14:30 大字

纳社屯的洞中瀑布“柳版九寨沟”随处可见美丽的林中小溪

继续驱车沿着011乡道向西南方向行驶,通过道路两边的标志牌,我们基本捋清了“柳版九寨沟”风景区的布局:柳州天池狼口泉-水源老街河边美景-根纳桥瀑布-大洞二队河边美景-纳社风景区。

水流声似乎总在耳边低鸣,乡道虽然不宽,但随着近几年乡村道路不断得到改建扩建,更宽更平整的柏油路让行驶变成一种享受。沿路布置一新的标示牌、驿站、停车场设置得恰到好处,车窗外掠过的尽是满目翠绿的田园风光,而那时隐时现的溪水穿过错落有致的村庄,穿过充满生机的梯田,在阳光的映射下,涓涓溪水也是泛着靛青色。

1

纳社屯有连环洞

路上的私家车多了起来,他们目的地也是琴怀村纳社屯,听说那里的一个山洞有瀑布。

纳社屯位于柳江区西部,距离木贯村6.5公里,小山村四面环山,青山拥抱,绿水环绕。沿着一条水泥小路进入村里,看到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身姿,连片稻田秧苗翠绿,田间水渠交错流水潺潺。走过村里一座古桥,桥下河水清澈,河底卵石、河中鱼儿清晰可见,来此的游人索性在岸边搭起帐篷,享受周末闲暇时光。

“刷刷刷”,刚进村子就听见一阵阵水流声,徜徉乡间时流水声更加清脆。寻声觅影,走过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及灌木丛生的河边小道,在水声最大的尽头,有一个泛着碧蓝光泽的小水潭,水潭旁,一个巨大的岩洞出现在眼前。这便是众人口中的洞中瀑布。

小心踱步在表面长着青苔的岩壁上,只见溶洞顶部布满了尖硬的石笋,也许是长期流水冲刷,洞内底部的岩石高低不平,呈现出似阶梯又似水槽般的缓坡,从洞外小潭中汇入的水流,经过岩壁向洞内流去,碰撞在高低起伏的岩壁上,形成数条飞流瀑布,溅起一簇簇水花,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快瞧,这洞里还有连环洞。”正当我们惊艳于自然的巧夺天工时,一位拿着手电筒的妇女呼唤着,众人向洞的更深处看去。在溶洞的尽头,有一个小天窗,天窗下的水流在微弱的阳光照射下无比透亮。顺着这股水流,我们看到了两个连着的小洞,好似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隧道,弯曲深邃,向着未知的远处延伸。

拿手电筒的妇女名叫韦秀清,今年60岁,嫁到纳社屯已30年,农闲之余喜欢探寻周边的山山水水,对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韦秀清说,纳社屯地盘宽阔,村前有一条拉仁河,河水经过一座三孔桥,流进这10多米深的岩洞,形成错落有致的瀑布,也就是这洞中瀑布。在韦秀清的表述中,距离村子约一公里处有一片水田,一口泉水从沙土中冒出,像锅里的开水沸腾喷涌,泉水冬暖夏凉,四季长流,狭隘处建有5米多高的水坝,放下闸门,就是20多亩宽的清水池,清泉四溢,蜿蜒1.5公里后又流进又高又宽的一个岩洞,洞口很高,水面平静如镜,岩壁与岩顶形状各异,这便是第二洞。

2

洞中瀑布藏双龙

第三个洞则有着一个村民之间口口相传的传说。

“相传村里以前住着两条龙,一条公龙,一条母龙,分别盘踞两个山顶。后来母龙被人盗走,公龙为找母龙,破坏了附近村屯的房屋,令村民苦不堪言。碰巧一名道士途经此地,持剑上山,将公龙斩成三段,这才让纳社屯恢复了安宁。”韦秀清一边诉说,一边带着我们去实地探寻。

第三洞与第二洞相距约500米,是个穿山洞,洞内长约1.5公里,最高处10多米,最宽处约70米,最窄处3米。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芒,我们看到距洞口100米处,有一根10多米高的钟乳石,银光闪闪,估计几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再往里探寻,有一个巨龙样的风化石,绕到化石背后,有一块流水侵蚀的岩壁,好似一张龙皮,村里人称之为龙王庙。在龙王庙旁有一个狭窄的小洞口,洞内有许许多多圆形或柱形的钟乳石。

“村子东面有座断龙山,山顶有一条长约6米,高约1米多的圆形巨龙‘化石’,好似被巨刃斩成3段,龙身及其‘内脏’形态逼真,清晰可见,那就是被道士斩断的公龙……种种奇特美景,带着你转一天都转不完。”韦秀清说着,思绪回到了刚嫁来纳社屯的场景。

“我刚嫁到纳社屯的时候,道路不通畅,通村路是泥巴路,村子仿佛与世隔绝,村里人靠着种点大米艰苦过日,又穷又落后,女孩子都不愿嫁进来,风景再好也没用。”韦秀清说,近些年村村都通了柏油路,村里挖掘好山好水的资源,打造“柳版九寨沟”,搞起了乡村旅游。她的儿子回村娶了媳妇,并在村里开了农家乐。她在店里帮忙,有时带着游客去体验村里的山山水水,讲双龙的故事。现在纳社屯的名气越来越大,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让原本寂寥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

3

乡风乡韵才是珍宝

吃罢午饭,继续驱车行进,除了天池和洞中瀑布,“柳版九寨沟”的其他景色同样精彩:水源老街边,一座宛如恬静少妇的“睡美人山”;大洞二队河边,集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的“柳版小七孔”,根纳桥下那层层叠叠的瀑布,如银河落地,又如匹练飘逸。一路上的高山流水、泉鸣瀑响,实在令人目不暇接。而连通这一切的,是一条条最美乡村公路。

在以前,从里高镇到土博镇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如今在里保仁村赏完梨花,再到纳社屯游览“柳版九寨沟”风景,两地间只需要25分钟。随着新柳南高速公路(土博段)工程建设项目的入场,“昔日乡村路难行,今朝天堑变通途”已经变成现实。

结束一天行程时已是傍晚6时,远处的屋舍升起袅袅炊烟,斜阳依偎在种满柑桔、蓝莓的山坡上,小溪里的鸭子也回到了岸边。回顾一天的所见所闻,我们不禁有感而发:如今虽然木灵隐于水,斩龙人拂尘已去,但留下了口口相传的动人传说和美丽的自然之景,而这才是土博镇所需要守护的珍宝。

(阎翔梁建情文/图)

新闻推荐

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战役全面打响

□本报记者张立峰5月,四川省正式进入汛期。今年全省地质隐患点位有多少?易发地灾种类有哪些?划分了哪些重点防范区域?防...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