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战役全面打响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5-24 06:07 大字

□本报记者 张立峰

5月,四川省正式进入汛期。今年全省地质隐患点位有多少?易发地灾种类有哪些?划分了哪些重点防范区域?防灾前线有哪些正在使用的监测高科技设备?一线防灾人员培训情况如何?5月23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

3.8万个地灾隐患点威胁156万人生命财产安全

5月23日,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今年四川省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及强降雨集中时段较常年偏多,汛期地质灾害可能呈现集中暴发态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5至9月是四川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将随降雨量增大而显著增加。

目前四川省监测排查出来的地灾隐患点有多少?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共有38847个地灾隐患点,覆盖到省内176个县(市、区),威胁到156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区域划分上看,有五大重点防范区域,分别是九寨沟地震灾区、龙门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和攀西地区。”

地灾前有哪些征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例。滑坡发生前,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通常伴随前缘建筑物的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或者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滑坡表层修建的池塘或水田突然干枯;滑坡前部,甚至中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而泥石流的前兆则是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

激光雷达、扫描、遥感排查手段更加先进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离不开高科技设备。据了解,今年四川省已在2000多个重大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而且将更加突出高科技排查手段的运用,探索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尽可能提前发现高位地段潜在地质灾害隐患。

所谓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就是在收集整理工作区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激光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遥感等现代空天技术手段及地质专家分析,筛查出疑似隐患“靶区”,再由专业单位结合大比例尺地面调绘开展高位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隐患发现能力及防范水平。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四川省还将进一步增加隐患点自动化监测设备数量,计划采用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服务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缓解基层防灾力量薄弱问题,提升科技防灾工作效率。

地灾监测最重要的还是人。今年,省上专业团队将组建5个调研工作组,分别到15个重点市州逐一指导防灾,对新发现的隐患点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做到100%的隐患告知率。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四川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7935场,组织避险演练8590场,参与群众达46.4万余人次。

新闻推荐

九寨沟探索成立 首家“积分扶贫超市”

本报讯(记者颜天杰夏姆)“家里的洗洁精用完了,我要用积分兑换一瓶。”5月20日一大早,九寨沟县安乐乡甲勿村村民陈文富来到村...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