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7年百米长卷,揭秘主题展上的人气画作《生生不息》

四川在线 2018-08-25 07:47 大字

据了解,这幅原作,画面从雅安宝兴县夹金山走笔,至九寨沟收尾,途经四川30多个风景区。为创作这幅画,四川九寨画院院长童昌信耗时7年。记者从采访中得知,早在2009年,童昌信在画完32米卧龙长卷后,就萌生了创作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风光溶为一体的百米长卷。打定主意,他开始了历时一年半的漫漫采风路。“我从雅安宝兴夹金山开始,沿着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卫神父把第一只大熊猫推向世界的宝兴邓池沟教堂一路向东,途径四川30多个主要风景的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长廊到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九寨沟,往返数千公里收集素材。”忆往昔,童昌信很是感慨,其中艰辛唯有自知。2010年,在掌握了大量创作素材后,他正式动笔创作此长卷,2015年10月,完成了这幅巨作。

谈及最终确定入画的这些地方,童昌信说,他经过了深思熟虑,挑选的都是承载了大熊猫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关键之处。“宝兴县的邓池沟教堂,是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传教士戴卫神父让中国第一只大熊猫走向世界的地方,从这里让世界认识了大熊猫;雅安碧峰峡,是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的三大基地之一,能够展示回归大自然的大熊猫,诠释大熊猫故乡的自然风貌与大熊猫的和谐共生;而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都江堰的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卧龙大熊猫神树坪基地等,能够很好地展示我们对大熊猫的饲养、繁育、野化培训、放归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童昌信还特别绘出了乐山、峨眉山、九寨沟,向世人展示了与大熊猫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乐山桫椤沟的桫椤树以及海子、叠瀑、彩林这些大熊猫生存的自然环境……使观众在了解大熊猫的同时,更知晓是这良好的生态系统,让大熊猫穿越八百万年的艰险与磨难,繁衍至此。童昌信坦言:“希望这幅作品,能够呼吁人们爱护大熊猫,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谐共荣。”

新闻推荐

9月20日起 九寨沟等景区门票降价了

本报讯(记者徐璨)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官网获悉,为“推动全域旅游,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决定降低九寨沟等景区门票价格,...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