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善治”兴乡村 ——九寨沟县双河镇张家梁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阿坝日报 2018-08-17 08:19 大字

■陈静记者王和斌

8月,记者走进九寨沟县双河镇张家梁村,眼前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村景象,白墙青瓦的农房错落有致,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两旁满目青翠, 干净整洁的入户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如今的张家梁村,村民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然而,两年前,张家梁村还是另一番景象。

2011年至2016年间,张家梁村未曾推选出村党支部书记。群众频频上访,矛盾纠纷不断,致使村里的“带头人”连续空缺了6年,村里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两年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书记、镇长、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成员组成了村换届选举工作组,化解遗留矛盾纠纷,和每个党员谈心谈话,了解党员的思想动向,进行宣传教育,凝聚起党支部合力,选举出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何茂平告诉记者。

最终,张家梁村村民一致选举致富能人张新国为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国“上任”后,团结带领村民搞建设、谋产业,村里面貌焕然一新。“走路不湿鞋,上网不进城,污水不乱排”的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张家梁村地处高半山,村民居住较分散。为建成“户户通”,村“两委”干部多次召集村民商议修路事宜,让“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深入人心。

“路不通,我们出行都不方便,更别说发展了。现在要修路是好事,占用我家的地没意见。”张家梁村68岁的老党员米付率先垂范,为修路让出了自家5分地。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户户通”道路建成了。

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近两年,张家梁村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进行了改善。村上按照“一定两议三监督”工作法,解决了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决策不民主、效率不高、公开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逐一“销号”,张家梁村有了新气象。

“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有了‘主心骨\’,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为老百姓服务,村里发展有了新希望,今后会越来越好。”张家梁村村委会主任汪贵全信心满满地说。

乡村要发展,产业来支撑。在双河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2016年,张家梁村扩大了脆红李种植规模。县、乡相关部门在种植技术方面予以指导,让村民懂得并掌握科学管理方法。

“以前对科学种植不太了解,现在有了专门的技术指导,我们也学会了科学种植方法,果树的产量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张家梁村村民米林德告诉记者,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家新增种植脆红李一亩多地,现在家里3亩脆红李一年可收成9000多斤。脆红李种植让米林德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谈及今后打算,张新国说:“下一步,我们村准备发展集体经济,利用地形优势,计划开办狩猎场和滑雪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奔小康。”

如今,张家梁村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自治章程有效执行,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村干部和村民的法治观念、法治素养明显增强,一个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村寨已然呈现。

新闻推荐

武都上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本报武都讯(通讯员杨榛榛)近日,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绿化奖章拟推荐对象进行公示的通告,经...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