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红线” 护航美丽新九寨建设

阿坝日报 2018-08-09 10:43 大字

■四川日报记者徐中成

8月7日,九寨沟县漳扎镇彭丰村磨坊后山滑坡地灾治理点,10名工人正在陡峭的山坡上加班加点打锚杆。

时间很紧迫,因为开工比预计晚了一些——几个月前,包括这处地灾治理点在内的29处常规地灾治理项目因没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组审查被要求延迟开工。

“生态文明审查不过关,重建项目一律不得开工。”九寨沟县委、县政府对此态度坚决: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一根是生态红线,一根是廉洁红线,“两条红线”正助力九寨沟灾后重建高质量推进。

1生态红线 守护绿水青山

8月4日,在九寨沟县旅游发展局办公室,九寨沟旅游发展局局长王剑正忙着筹备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生态评估工作。

作为全国首批、四川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去年底,九寨沟县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组,制定了灾后重建项目生态评估审查技术标准。王剑也多了一个“新身份”:九寨沟县生态文明建设组副组长。

建设组调集环保、规划、旅游等领域的68名专家,梳理出需进行生态文明要素审查的项目98个,在可研、初设、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阶段严格把关,专家对项目有一票否决权,“生态审查不过关,一律不准开工。”这批项目占到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数的65%。

“目前审查的31个项目中,有17个项目都是按审查意见修改后才通过实施的。”王剑说,专家提出的168条意见建议,均已被采纳到项目建设中。

以灾后重建地灾治理项目为例,在生态文明审查中,专家组明确提出要对建防护堤的滑坡、崩塌项目进行景观化处理,选用碎石、鹅卵石等自然生态材料,使其保持自然形态,达到功能治理和生态化要求相统一的目的。在王剑看来,审查能督促领导干部在重建中坚决守住绿色重建的“红线”,守好九寨沟的一山一水。

2 廉洁红线 助力阳光重建

“严禁帮助他人或亲属承揽工程项目,严禁转包分包工程建设项目……”行走九寨沟县,无论是在塔吊林立的工地旁,还是忙忙碌碌的村寨中,都能看到九寨沟县灾后恢复重建“八条禁令”等宣传画册标语。

灾后恢复重建,一个项目资金动辄上百万元甚至超千万元,如何做好监管,确保让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对此,九寨沟县大力实施“廉洁细胞”工程,坚持重建进度和干部廉洁“两手抓、两不误”。重点通过突出领导示廉,实施廉洁部门建设;突出事事守廉,实施廉洁岗位建设;突出公开晒廉,实施廉洁项目建设;突出阶段问廉,实施廉洁企业建设等方式,高质量推进重建工作。

九寨沟县纪委还逐一到12个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部门,对16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组织217名重点岗位干部,分批前往锦江监狱、阿坝监狱、金堂监狱开展体验式警示教育,组织全县180余名财务从业管理人员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在全县分层分级开展廉洁承诺,确保灾后重建干部一个也不能倒。

此外,九寨沟县纪委还对建设项目多、资金使用量大的“敏感”地区和部门,仔细分析廉政风险点,结合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逐一制定“个性化”教育“菜单”。层层签订廉洁承诺书,并纳入党风廉政目标考核。

九寨沟县纪委常委马驹表示,为严防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受到“蛀虫”侵蚀,还将临时聘请第三方对工程项目开展突击检查和质量监督。

新闻推荐

九寨沟地震一周年,27处世界自然遗产点除火花海外,其余景观变化较小 “童话世界”浴火重生

2017年8月8日,一场7级地震打破了“童话世界”四川九寨沟的宁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遭遇重创,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巨...

九寨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寨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