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伤者身边的 “红色”暖流

资阳日报 2017-08-24 07:36 大字

李佳铭和志愿者看望慰问尤琴。蒋小康和朱小平看望慰问韩雨心。本报讯(程杰杨颜铭)8月8日,九寨沟地震牵动人心。8月22日上午,资阳供电公司“红细胞”志愿者、关爱聋哑女孩4年多的李佳铭和勇救两名落水儿童的蒋小康协同“红细胞”联盟单位两名志愿者(雁江区妇幼保健院心理咨询师刘力、迎接镇教育管理组心理咨询师朱小平)前往绵阳市中心医院看望在地震中受伤的两名女孩。

上午7点整,4名“红细胞”志愿者从资阳出发,3小时后赶到了绵阳市中心医院。

“一个18岁,目前粉碎性骨折,需要休养半年到一年;一个16岁,左上臂高位截肢,以后可能需要安装假肢……”在医院,志愿者们了解到受伤孩子的情况。

整理好情绪后,李佳铭和蒋小康拿着慰问品走进了两位女孩所在的病房。此时,18岁的韩雨心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妈妈也陪伴在一旁。当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拿着鲜花、慰问品和慰问金出现在病床旁边时,母女俩很诧异。

“我们是资阳供电公司的‘红细胞\’志愿者,专程来看你们的……”得知志愿者来意后,妈妈刘林感动得落下了泪水,连声道谢。

这对母女是西安人,到九寨沟旅游时遭遇地震。“当时在宾馆,突然地面晃动厉害,女儿就往外跑,结果围墙倒下来就砸到腿了。”刘林说,女儿的右腿粉碎性骨折,骨头缺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行修复,期间还需做多次手术。谈起当时地震,她还是有些许后怕,而女儿韩雨心通过前期心理疏导逐渐变得乐观起来。“刚开始,关于地震的新闻她都不看的,现在好了,自己还会看一些励志书籍。”刘林说道。

“灾难面前,我们都是一起的,相信医生,相信医院,你绝对没问题的!”李佳铭和蒋小康的一句句鼓励话语,似乎让韩雨心打开了心结,忘却了脚上还缠着绷带,她吃力地坐起来,脸上满是笑意,开始和志愿者们谈心。看到病床上放着一本《我拿10年做什么》,蒋小康翻开几页书,和雨心畅聊起来。中午时分,蒋小康将一盒热气腾腾的盒饭送到韩雨心手中,并为她削了一个苹果。

而另一张病床上,也在上演着温情一刻。16岁的甘肃小女孩尤琴刚刚做完手术出来,父母在一旁照顾着,李佳铭和两名心理疏导志愿者朱小平、刘力及时送上了“红细胞”的关爱。“左上臂高位截肢了,今天是第二次手术。”看到小小年纪的女儿忍受如此大的病痛,母亲马春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时,李佳铭慢慢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尤琴的额头,温声细语的问候和鼓励,让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异地他乡,得到“红细胞”志愿者们如此贴心的关怀,马春英按捺不住感激之情,与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她泪水夺眶而出,并代替女儿感谢“红细胞”的善举。

“尤琴需要安装假肢,她家庭条件很困难,需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对她进行一些支持。”志愿者们从副主任医师张定伟口中得知尤琴的处境后,与其父母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将持续对她进行关心和帮助。心理咨询师朱小平表示,在孩子们恢复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还将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和关爱,让她们真正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震区十日救援 传递爱心正能量

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郭金山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