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恢复将“三步走”第一步道路清障已开始 专家建议避免人为修复
8月11日,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地震造成诺日朗瀑布部分坍塌,上游水流直接从塌方豁口底部流出。
2013年10月20日,四川阿坝,九寨沟景区的“诺日朗瀑布”景观。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致九寨沟景区灾情严重,多个景点不同程度受损。据九寨沟管理局通报,著名景点火花海出现长50米、深约12米、宽20米的决口;86版西游记取景地之一———诺日朗瀑布岩体坍塌……
针对公众关注的九寨沟景区将如何修复重建,记者从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获悉,景区灾后重建将分为清障、巩固山体、修复环境“三步走”。目前道路清障已开始。
此外,地质专家已启动勘测,未发现地表破裂带,这或许意味着灾害轻于同样震级的地震。
清障工作开始勘测专家进入灾区
目前,九寨沟景区内的道路清障工作已经开始。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罗吉塔告诉记者,仅11日当天,就有近10辆卡车进入景区,从地震外侧地带开始清理路障。“预计几天后就能进入位于地震核心地带的熊猫海。”
罗吉塔表示,按照管理局规划,九寨沟景区灾后重建工作将分步进行,首先实施道路清障保证交通,然后巩固山体,最后才是修复环境、重新营业。
8月10日,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的师生进入景区,勘察地质情况。随队的工作人员易树健表示,未来十几天内,他们将勘察景区的破坏情况,对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地段进行登记。
罗吉塔介绍,专家勘测完成后,将出具一份勘测报告。有关部门将综合考虑专家意见、清障情况和环境修复进度,决定九寨沟何时能重新对外营业。
“我个人估计,未来两三年内,景区都将处于修复期。”罗吉塔说。
地质勘察启动未发现地表破裂带
灾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奔赴灾区勘探灾情。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徐锡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弄清楚在哪一条活动断层上产生了此次7.0级地震。
两天内,他们勘察了301国道、甘海子、九寨天堂、五花海等破坏最严重的一带,为了搞清楚这条破坏带是否由于断层错动造成。
据徐锡伟介绍,一般震级达到7级左右,应该是会有断层错动,如果找到断层错动所在,便可以进一步通过观测数据评估现在的破坏程度,并为将来的避难和防灾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减轻灾害风险。
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发现真正沿着断层的地表错动,没有发现有明显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带,“如果没有的话,灾害可能比同样震级的地震要轻。”徐锡伟说。
雅安地震同样是7.0级,但与此次九寨沟地震属两种类型。前者属于逆断层,而后者是水平错动的走滑断层。徐锡伟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是同样震级,逆断层的灾害会相对严重,但也要结合灾害发生地带的分布特点。逆断层一般是面状分布的灾害,而走滑断层通常是长条状的断层。
九寨沟此次地震基本符合走滑断层的特征。“沿着滑坡崩塌厉害的地方,基本是一从北西走向的长条带,也正是滑坡崩塌最严重的一带。”徐锡伟表示。
■追访
五花海能否恢复“色彩”?
专家称水面浑浊是暂时
在徐锡伟看来,完全失去曾经色彩的五花海,是由于石头崩塌下来的渣滓和灰尘、树叶进入湖中造成的,“这是暂时的”。
他表示,五花海的颜色是由于钙华在水底沉淀而形成,而水流经的地方“都是白页岩和石灰岩,下雨后自然会继续沉淀。它的源还在,以后清理和沉淀了便可恢复。”
至于已决口干涸的火花海,徐锡伟认为,通过人工填补好坝是可以适当修复的。但他并不建议人工修复,反而建议今后在景点旁边放置原来的照片,并配以讲述这次地震故事的文字,“所有的景点事实上都要讲故事,这样或许更好。”
此外,徐锡伟认为,此次地震对九寨沟造成的最严重破坏不是景区,而是交通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治理难题。“今后交通要重新清理和恢复会比较难,好多路都需要重新修,本来就不好修,又塌掉很多。”
地震过后的灾害可能会持续。徐锡伟以汶川地震举例,受汶川地震影响,龙门山地区直到现在,下大雨时很多地方还会有滚石,此时汶川地震已过去9年,周边地区仍未完全稳定。他推测,“8·8”地震后,九寨沟要经历一个从活跃到稳定的周期,这个时期可能会持续十几年。
景区重点隐患有哪些?
落石滑坡将成治理难题
九寨沟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地震后泥石流、滑坡、垮塌等次生灾害成为隐患。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前院长唐晓春曾研究九寨沟流域自然环境长达十余年,在他看来,经历过这次震中就在流域内的7.0级强震之后,崩塌、滑坡和遇暴雨后出现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地貌,会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威胁九寨沟道路、建筑物及游客安全。
震后走访九寨沟的徐锡伟告诉记者,因为地震后余震不断,仍然可能引起大量崩塌,“大大小小的落石、滑坡是今后最严重的隐患,如何治理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徐锡伟进一步解释道,九寨沟沟谷深而陡峭,地震松动了表层的岩石,使本身结构变松散,将来一旦余震或大雨,很容易出现崩塌滑坡。
至于灾后应重点排查的区域,徐锡伟认为,发生过崩塌的地方就是未来复发的重点区域。
如何治理次生灾害?
专家称分批次开展治理
对于强震及其引发的崩塌、滑坡和可能产生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据唐晓春分析,“会在今后若干年(至少5年)内不同程度地威胁或危害九寨沟旅游安全。”
唐晓春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参与过对九寨沟流域21条沟的10余年的泥石流防治工作,在他看来,灾后次生灾害的治理,针对九寨沟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土体,必须用工程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
同时,需加强对九寨沟景区的崩塌、滑坡和可能的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科学研究,尽快制订九寨沟流域山地灾害防治规划,有重点、分批次地开展九寨沟景区山地灾害工程治理,以保障未来旅游安全。
此外,他还强调,应尽快查清这次地震新产生崩塌和滑坡危险点以及可能产生泥石流的沟谷;也要查清流域内以前老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是否有复活的情况;全面统筹考虑九寨沟地震后的次生山地灾害防治。
据《新京报》、新华社
新闻推荐
8月11日上午,距离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过去60多个小时,我区红十字会组织了地震募捐。区红十字会表示,地震的筹款工作将继续进行,筹得的善款也将尽快送达灾区。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支援灾区同胞重...
九寨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寨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