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求真觅静自在身——《汪海峰作品集?格律诗选》随感

定西日报 2017-05-07 20:30 大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痴迷摄影,每每披一头长发出门,遍访名山胜水。在照相不似当下普及的那个年代,其本身就是一道犹可怜见的风景。世纪之交,他又钟情于散文,一路栉风沐雨、且行且记,遂有《九寨沟:绝版的美丽》《瘦诗人》等一批精短佳构面世;其中,为九寨沟绘声绘色的那一篇获得了《飞天》的征文大赛奖。岁月匆匆,十年砥砺。而今,他的旧体诗已修成正果、蔚然大观,成为陇上诗坛的重要收获。

坦率地说,我于旧体诗词一格不甚了了,常显促狭,但职业所使,常勉力而为,在芜杂的案头披金沥沙、打捞珍珠,每每为眼前高蹈的文字、闪跳的意象而欣喜,而神旺不已,并悄然藏下品咂的余兴。这样的感受,在读汪海峰先生的诗作时格外真切。那些映现于黑白和色彩画面上的影像,那些大地上的桑田密码,那些万物之上游走的气息,氤氲着、交织着,令人沉醉其间。

山川藏爱,草木葳蕤。在渭水上游的谷地,他最大限度地放纵着一个人的孤独和才情、无以复加的悲鸣和歌吹,纵逸高标而又心如止水。仿佛遗世独立,又满怀世情欲念地端坐于朋友的欢宴上。他是世俗的,又是超然的;是入世的,又是隐逸的。回想这些年来和他的交往,大抵如此。往往,你想在言谈中捕捉他的诗意,他给你的却是平淡无奇;你想品茶小坐,他给你的是不由分说的一醉方休;你想介入他寻常的欢娱,他留给你的则是寂寂背影。

十多年磨砺。最终,他呈现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果实——这些沿着伟大的唐诗传统正道而来的源于古郡陇西的悲欣和歌吟。这样的作品是有底气有蕴藉的,是经得起推敲的,也是有远大前程的。这样的诗,“一草一花呈大道,……求真觅静总相关”,“敢将一世纷纭事,换取十年自在身”(《贵清山》);这样的诗,“山门半掩无杂务,小径清白有古松”(《仁寿山道观》);这样的诗,“新韭盈掬怜未剪,推窗遥看故人来”(《春山》)。你看,贵清、仁寿、新韭,这些习见的景致被他弄得风生水起、意趣盎然。行笔至此,我想到了诗人的功用,无用之用。是的,莽莽大地、滚滚红尘,总要有几个闲人漫步思索,甚或什么也不想,就那样看着大河萦回奔流、带走夕照。

自然,汪海峰先生还有一个养家糊口、赖以在现实中安身立命的职业:教书育人。一去三十年,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被他悄然浓缩在一首《咏盆中冬青树》的诗中:

十年栽木无宏旨,

伴我朝夕共梗直。

形似青铜神似玉,

叶如利刃干如石。

窗前霜重蛾眉月,

室内春浓鹤骨笛。

沽酒对酌说雪夜,

烹茗浅唱煮新诗。

这样的诗,风骨毕现、风韵十足、风采斐然。读着这样正道直行的文字,求真觅静、身心自在,不亦快哉!

汪海峰,笔名简淡,1958年生于甘肃陇西。1983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同年至陇西师范任教。2005年底调入定西师专工作,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假期暇日,或到处游走,或静心冥思,其间感受,用散文随笔、旧体诗歌、相机镜头记录抒写。也未专事创作,诗文摄影,自娱而已。

作家简介

新闻推荐

九寨沟县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涉及交通、旅游、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

四川经济日报讯(杨茂松王吉玲记者庄媛文/图)3月8日,九寨沟县举行2017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空中旅游观光快线项目启动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包括中查沟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