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基层扶贫到点上——阿坝州606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实习记者张蕾记者韩秀全
6月21日,农历夏至。从这一天开始,在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下,农作物开始灌浆饱满,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同样,带领群众孕育希望的,还有活跃在基层、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第一书记”们。
去年8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为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立足筑牢执政根基抓谋划,着眼固本培元选派了606名“第一书记”进村入户。近一年来,他们扎根农村,奉献青春,在这片美丽的高原上耕耘着新的希望。
精准发力:他们是脱贫攻坚前沿阵地的“实干家”
连续几日阴沉,老天终于开“笑”了,山谷的寒气一扫而光。在小金县日尔乡四大安村,党员群众们你一嘴我一舌地谈笑风生,“发钱发物给项目,不如建个好支部”“发展难,发展难,配准‘第一书记\’就不难。我们村能够有今天,多亏了许书记”。
党员群众口中的许书记,就是从省残联下派到小金县挂任副县长并兼任日尔乡四大安村“第一书记”的许万忠。从村民的评价可以听出,一名好的“第一书记”对班子、干部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之深。
“当初来到这里,农村的贫困,产业的薄弱,人心的涣散,深深触动着我的心。”许万忠说,为了尽早摸准情况,他拒绝了乡政府安排的其他住处,住进了村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何能让四大安村在2017年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目标,许万忠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近一年来,他吃住在村里,出主意、想办法,跑县上、跑州上、跑省上,先后争取到了780多万元的帮扶资金,为村里量身制定了14个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项目。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四大安村的跨河大桥、组道、入地产业道路、土地围栏、村活动室等基础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村专合社发展以及村民产业发展。”村委会主任刘国华告诉记者,“对于四大安村的村民来说,‘第一书记\’不光人来了,还带来了扶贫项目,更带来了扶贫‘金点子\’,现在全村老百姓对脱贫致富都很有信心!”
夏泽元,金川县扶贫移民局干部,2015年8月到海拔3000多米、距县城140多公里的二嘎里乡四甲壁村担任“第一书记”。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艰苦的生活条件,加之对农村工作毫无概念,对来自机关的他,是个大挑战。
驻村后,他没有畏惧,主动搜集整理资料,了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召开座谈会,虚心向村干部、村民群众学习,与他们共同研究发展对策。
熟政策、同劳作、体民生,他们的行动是整个团队的缩影。“第一书记”以朴实的行动,实践着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惠民利农的政策和决心,给一个个闭塞的村寨送来了源头活水,站稳了脚跟,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感情。
壤塘县上壤塘乡查卡村“第一书记”高瑞涛,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成功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哲昕教授爱心团队引入壤塘县,为全县9个学校106名贫困学生争取到每年2000元的爱心助学金,直至他们大学毕业;茂县雅都镇俄口村石强,带领村民完成5.6公里连户路、7.4公里的田间道路建设和2公里道路安保工程建设,启动了对村“两委”活动阵地的改造工程及维修文化传习所建设工作;松潘县白羊乡吴家梁村“第一书记”吴贵霖,带领村民发展了100亩的集体经济芍药种植,鼓励村民实施中蜂养殖200桶,预计每桶蜂每年为老百姓增加收入300多元……
选派管理:他们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力军”
“从我做起!”在第一次村党支部会议上,九寨沟县永乐镇拔拉沟村“第一书记”泽郎卓玛的一句诺言,开始了村党支部工作局面的改变。
从驻村第一天起,泽郎卓玛便把走进群众心中作为头等大事。白天,她挨家挨户访贫问需,倾听村民的困难和诉求,组织村“两委”、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召开大会,认真摸准村情发展现状;晚上,她在屋内伏案整理走访记录,完全忘记了一天的疲劳。
不仅如此,她东奔西走,通过双联单位为村里争取了2万余元资金为全村86户人家购买了四件套,为村里争取到了10万元的农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资金,为老年人争取到了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资金……
干部服了,党员服了,村民服了。村里的老党员感慨:“这样的书记,走到哪里我都愿意跟着干。”
“部分干部打着‘驻村\’的牌子,既不去村里工作又没有在单位上班,派出单位和入驻单位两不管,是‘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管理不规范,何谈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州委组织部长徐芝文告诉记者,“规范管理,成为阿坝州解决难题、推动驻村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千困难、万困难,只要开好头就不难。为此,在工作开展伊始,各县(市)就分别组建了“‘第一书记\’办公室”,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建立县(市)委书记、组织部长、派员单位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及村“两委”“第一书记”工作台帐,全程记录工作调研、安排部署、管理服务、指导支持、协助配合“第一书记”工作相关情况,与派员单位签订《脱产驻村承诺书》、与“第一书记”签订《履职责任承诺书》、与乡(镇)党委签订《从严管理承诺书》、与村党组织签订《严格考勤承诺书》,在所驻村、接收乡(镇)、派出单位进行公示。
如今,“工作同部署、考勤同管理、奖惩同考核、纪律同监督、信息同公开”这五句话在阿坝“第一书记”中耳熟能详。“今年来的这个书记和以前来的不一样了,之前来的那些一个月看不见他们在村里待几天。现在的这些干部,连家一起搬到村里。”马尔康市大藏乡打扒村73岁的贫困户三郎石旦真老人如是说。
徐芝文介绍说,在“第一书记”管理方面,阿坝州还坚持日常考核与生活补助挂钩,根据考勤情况,由驻村党组织、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办公室共同审批后送派出单位核发;坚持年度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坚决召回撤换,约谈派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取消派员单位目标奖一等资格,单位主要负人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优;坚持期满效能考核与提拔使用挂钩,工作消极应付,驻村帮扶效果差的,期满效能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第一书记”、递进培养对象、后备干部等资格,2年内不得提拔使用。截至今年5月,全州13县共调整“第一书记”113人,召回撤换1人,提拔任用17名。
抓管理,抓出了“第一书记”的精神状态,也抓出了他们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松潘县东山村“第一书记”通过指导村委会党旗规范悬挂,制度、村规民约上墙,积极筹措资金13.725万元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茂县攀川村“第一书记”争取省农工委补助资金120万元,结合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助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帮扶机遇,对接投资金额548万元,筹建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壮大集体经济,筹建农产业和羌绣手工制品展示、包装销售基地,为村民搭建起持续增收的服务平台……
类似这些啃“硬骨头”的事,阿坝的“第一书记”做了很多很多。他们,用自己的执著,勾勒出“第一书记”的风采。与他们交谈,时刻能感受到他们的激情。他们说,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和贫困斗争。是他们艰苦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昂扬向上的力量,看到了一个个封闭沉闷的贫困村正渐渐变得富有生机。
新闻推荐
7月20日,九寨沟县首度将无人机航拍用于安全隐患排查与监管违法建设行为。在九寨沟县漳扎镇主干街道,无人机在工作人员操作下缓缓升空,作业过程中,无人机飞升到巡查区域上空,进行高空全景航拍巡视,发现...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